民監署

民監署

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1136民監署檔案2006102(身不潔臭味自嗅不覺 維斯弱智及癱瘓人士  政壇若此現象何堪稱 臭政權何懼惡勳普極)等待天明非不見太陽  守護政權乃公義抗爭
民監署需要加入!
2020年6月2日 上午11:49梁國雄涉搶馬紹祥文件案罪脫 官下令發還裁判法院重審【星島日報報道】社民連成員「長毛」梁國雄於2016年11月在立法會會議上搶去時任發展局副局長馬紹祥桌上的文件,事後被控藐視立法會罪,裁判官於2018年裁定控罪條文並不適用於檢控立法會議員而令長毛脫罪。律政司不服判決,上訴庭今早頒下判詞,指涉案的藐視立法會罪並不觸犯三權分立制度,裁定裁判官因立法會議員獲《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保障,豁免民事或刑事法律程序的撤控决定有誤,下令案件發還到裁判法院重新審理。長毛沒有到高等法院取判詞。
2020/6/2-12:26立場訊:斥港府錯判致群情洶湧 國安法下前景更動盪 張炳良:港人是否接受這命運?  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今日撰文「修例風波如何一石激起千重浪」,指去年的反修例運動,徹底改寫香港和「一國兩制」命運。他批評特區政府在修例風波危機上處理失敗,政治敏感度不足,錯估形勢,民心轉向,成為最大輸家。中央政府懷疑特區政府及建制派能否駕馭港局,唯有上陣直接引入港區國安法,張炳良在文末反問:「幾百萬平民還是要過生活,香港是其安身立命之家,他們是否接受這種命運?」  張炳良在在《明報》觀點版撰寫文章中表示,《逃犯條例》修例的原意是旨在堵塞長年漏洞,但修訂涉及政治爭議,包括中國大陸和香港「兩制」不同的司法制度;台灣相關的「兩岸」和「一中」問題。修例令香港即時捲入美中角力和台灣大選的政治漩渦中,內外矛盾一發不可收拾。  他認為,特區政府去年推出《逃犯條例》修例,政治敏感度不足、思慮不周、時機不利,以致民意和社會各界反彈如「破堤引洪」。特區政府把修例與陳同佳案綑綁,沒有用更長時間理順民情。在群情洶湧時,張炳良認為特區政府本應及早思考另案或退路,但特區政府和中央官員認定外力介入,以對外的政治凌駕對內的政治,結果進退失據。「過程中,若主事者處置得宜,群情不至如此洶湧。形勢急變,覆水難收,攬炒論述固然在推波助瀾,但也跟政府態度和手法有關,它當時是否『只知勝而不知敗』致『必害其身』呢?」  他指,特區政府在處理修例風波未有處置得宜,錯估形勢,拒絕成立法定調查委員會,放棄確立真相、社會和解的機會,令到政府威信流失,成為最大輸家。他又指,特區政府犯了政治人皆知的大忌「擠牙膏式」回應,去年6月只肯「擱置」修例,直到9月政情暴力化才收回法案。張炳良稱,「一場本來可藉果斷降溫暫時止血的風波,因為民情找不到寬慰致火頭愈燒愈烈」,結果警隊賠上多年來親民信譽。社會兩極撕裂,區分黃藍,教育成為戰場,公務員體系、司法機構同備受衝擊。  張炳良認為,在反修例風波後,北京認定香港失控,「止暴制亂」壓倒一切,「泛民對北京勢不兩立,北京視之為美國前哨,且懷疑特區政府及建制派能否駕馭港局,唯有中央上陣……激進抗爭派旨在攬炒、推向懸崖,以刺激國際反應,中央視香港局勢危及國家安全。」  張炳良指,2003年23條立法、2014年「佔中」、去年反修例風波為香港回歸後的三個轉捩點,「一國兩制」走到今天的困局,驅使北京作出港區國安法這個並非原來劇本、長遠順逆難料的選擇。香港在美中角力中,政治前景將更為動盪,港人需作好準備。  他認為,香港唯一出路只有「政治重建、逐步解結,啟動大革新」,但以目前的兩極思維及國際形勢看,此路明顯難行。張炳良又稱,若中央寧取北風而非陽光之政策,若抗爭只在乎癱瘓或焦土,若黃藍之間只剩下你死我活,那任何再出發之聲都是徒然,恐懼與無助將噩夢成真。」

2020/6/2-9:39立場訊:致:被下跪警員觸動的你  由一條被警員膝跪壓頸引致死亡的人命作為起點,美國境內揭起一連串關於「黑人性命攸關」(Black Lives Matter)、膚色不是原罪、要求停止警察暴力的大規模反警暴示威浪潮。與示威浪潮相關的照片和片段在一夜間經由社交媒體越洋過海來到你我面前。被示威者放火燒毀的警察局固然引起哄動,但真正為香港人帶來亮光的並非終究有一天會熄滅的烈炎,而是佛羅里達州內那一批自發與示威者一同單膝下跪,以示悼念死者和反對警暴的警員。而就在這個畫面前我問自己:那一把屬於人性和良知的呼聲是怎樣傳到他們的耳邊?  點解有批人跪喺到都似人,有批人企喺到但係似狗?  在這一段的開首,我希望先說清楚自己的看法:良知的呼聲似乎只能夠傳到那些不盲目信奉制度、放棄獨立思考權利和責任的人耳邊。  Václav Havel在其著作《無權勢者的力量》中指出:「生命努力去創造嶄新的和『不常見』的制度,後極權制度卻設法將生命變得刻板無味。」他的意思大概是說:當這一個年代的人力求實現自身自由的同時,後極權制度卻要求人民順從、齊一和紀律,因此在後極權制度面前,但凡追尋着多元、多樣化、自主、高度自我管理生活方式的人,都會被體制視為抗爭者。  與此同時,後極權制度為了達致「人民順從、齊一和紀律」這三個目標,會以一個無比精確、容易理解、條理清晰的姿態出現在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並提供如何瞭解生活、社會、政治、好壞和對錯的「標準答案」。對於前路茫茫的人而言,這種「現成」的系統極具吸引力,因為他們只需要盲目地跟隨後極權制度提供的「標準答案」渡日,那些本應需要獨立思考的事情便瞬間變得「清楚明白」。他們無需要再花時間去思索和發掘專屬自己的人生價值,只需要放下腦袋成為「標準答案」的奴隸,繼而在這個制度中成為得益者,賺取優厚的生活。  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權力的核心便等同於真理的核心。人們對於社會內發生的事情都變得冷漠,力求在制度的範圍內安份守己,以保障自己繼續享有制度提供的利益和其承諾的服務。良知的呼聲因此遠遠及不上制度提供的「標準答案」來得重要。  最應該聆聽的一把呼聲  美國警察下跪的畫面帶來的那一份震撼,除了是因為民主國家令警察「享有」向民眾致歉、公開與警暴割蓆、支持抗爭者、甚至成為其中一份子的權利外,最令我心中有感的是他們並沒有因為身處於制度當中,但求獲得「標準答案」而失去生而為人聆聽自己內心、歸於自己的權利。  在這一個充滿惡意的年代,我們始終需要去學習聆聽自己「心中小孩」的聲音。如果無法認同親建制人士盲目相信制度的那一套,我們亦不能夠放棄獨立思考的責任:在未經自己批判的情況下,盲目相信和背誦意見領袖、文宣、新聞報導所提倡的價值和綱領。那些令人嚮往的社會氣息、人文價值、乃至令人感動的良心情境,從來都不是一場偶然,而是幾代人經歷了血和淚的洗禮後,對於「生命中最重要的究竟是甚麼?」所得出的總結。02/06/20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