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監署

民監署

2017年9月30日 星期六

民監署檔案1709178(不奮鬥沒前途 不爭取得不到 不抗爭無勝利)
2017/9/30-18:19香港眾志成員自囚6小時 籲港人關注政治犯 十一遊行  香港眾志成員今天下午在銅鑼灣行人專用區進行「自囚行動」,聲援在獄中的在囚抗爭者,感受他們的不自由。香港眾志希望藉行動,呼籲香港人參與明天十月一日下午二時在維園出發的反威權遊行。  香港眾志聲明全文如下:  【對抗威權時代 自囚6小時支持在囚抗爭者 】  自囚行動現正在銅鑼行人專用區進行。各位市民可前來寫信給在囚抗爭者。  1.政治打壓悉數來臨 不義檢控陸續有來  自公廣三子與東北十三子被判處入獄後,十六名抗爭者淪為政治犯,他們為了社會公義卻遭受政權的逼迫,身陷囹圄。十六人本已完成了社會服務令,律政司選擇進行刑期覆核,執意上訴,務求將抗爭者鎖進牢獄,消除異見聲音,結果律政司如願以償。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被揭發在公廣三子案中下屬不建議上訴,亦決意進行上訴,更完完全全露出了政權的醜陋,證明了威權管治的世代已經來臨。  2.無懼政治檢控 自囚六小時 支援在囚抗爭者  隨着接二連三的政治檢控事件,有人面對法律訴訟,有人被判社會服務令,有人甚至被判入獄。現時東北十三人及公廣三子亦因政治檢控案件,而正在獄中服刑,為了呈現獄中生活情況予大眾深入了解,我們決定以自囚六小時的行動,模擬他們在獄中如何生活,存在着甚麼生活限制,並感受他們在獄中經歷失去自由及與家人、朋友不能相聚的時光。  「黑暗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未來,政治檢控事件將會陸續而來,下一個可能會是每一位曾參與社會運動的你或我,自囚行動正是要表達無懼政治檢控的信念,並訴說對政府威權的反對。  3.威權時代來臨 十一齊上街 力抗不義政權  在未來,威權政府的打壓必然接踵而來,打壓力度亦必然不會減退,且抗爭的代價會越來越高,民主的路亦會越來越難走。我們明白在過去的運動中消耗了市民不少意志,而市民希望有休養生息的機會,但隨著林鄭班子上場,律政司對抗爭者窮追猛打,威權政府不容我們有喘息的空間,他們只會更粗暴地封殺各種爭取民主的路線,而當前線抗爭者已因政治檢控而在囚時,香港更需要市民站出來去告訴當權者,大家並不會因此而退縮,反而會更堅毅地走下去。因此,我們呼籲市民在十月一日中共政權國慶之時,上街參與反威權遊行,以示對威權政府無所不用其極打壓抗爭者的不滿,同時亦希望市民繼續關注百餘位面對政治檢控的抗爭者,告訴他們在抗爭路上並不孤單。

2017/9/30-12:33殺君馬者道旁兒-對練乙錚擱筆有感  練乙錚先生決定停寫專欄,與讀者交代這些年來撰寫時評的心路歷程,言詞懇切,只見網上不少友人轉發該文(編按:《向讀者說再見 替自己許諾言》),相信不少讀者都對練氏選擇小休而感到可惜。只是,練氏在文末坦承交心,卻使我產生一點感受。練氏寫道:  「這幾年來,我非常刻意在文章裏袒護年輕人以至替他們『護短』,便是在他們犯了明顯錯誤之後亦然,卻從來不對他們指指點點。這無疑很大程度上反映我做父親的風格。我認為年輕人第一重要的就是敢闖,犯錯卻非絕對壞事;錯了,他們也能夠自我糾正。況且,很多問題的對錯,不同世代背景的人也有不同的認知。最重要的是不能打擊了他們追求理想的熱情。沒有了這個,社會絕望,香港沉淪。」  練氏近年傾向本土和自決的立場有目共睹,去年亦親身為青年新政和香港眾志助選;我認同自決甚至港獨都是言論自由保障的範圍,練氏有所主張並無不可,但他明知其短而護,或許有值得商榷之處。練氏作為知名健筆,也是一位極富學術成就的學者,相信許多讀者都相信,練氏秉持公共知識份子的人格,一字一句都是在全力求真和表達自己相信的想法。如今他表明,原來他看見年輕人有「明顯錯誤」仍會「護短」,那讀者從何分辨他過往的文章當中,哪些論據是經過嚴謹推敲,哪一些卻是為了「護短」而寫?這對他的許多長期讀者也許有點不公平。  不能打擊年輕人追求理想的熱情,我是百之百認同,但指出行動所需負上的責任和代價,才更能保障年輕人不因一時衝動而斷送追求理想的動力。練氏近年不少評論,都或明或暗為所謂「勇武抗爭」提供說法。時至今日,他所預期的「暴力邊緣論」沒有繼續演化,「勇武抗爭」沒有隨著外來政權加強壓迫而遍地開花,「本土派」紛紛「撤出社運」,甚至明言主張港獨和毋須遵守法治的大專學生會代表,也沒有激烈行動捍衛「講獨」,主動撤下港獨橫額。事實證明一直主張「勇武」的年輕人,要到政權以暴動罪控告「魚蛋革命」的被捕人士,才深切感受到堅持「勇武」可能要負上以年計監禁的代價,被捕判罪的「義士」更自不待言,當中有的還選擇「流亡海外」。他們完全不等同雙學三子和東北案而被囚的政治犯,做到堅守公民抗命原則而願意付出代價,如年輕人未清楚機會成本就鼓勵他們「勇武」行事,客觀而言就是斷送改革社會的有生力量,間接令社會絕望,香港沉淪。  而且,容許年輕人犯錯這想法本身,也隱含蔑視青年從政者的意識。犯錯不只限於年輕人,市民過去看到像黃之鋒等年輕政治人物,犯錯遠遠比中年老年的從政者為少。真正尊重年輕人,就應該一視同仁,將他們視為公民社會一個個獨立的政治倡議者之一,以同一標準褒貶之。至於年輕人錯了會否能夠自我糾正,我則不敢論斷。現在越來越多評論提到香港已經進入「亞文革」狀態,現在中國主政的習近平,正是在文革時期成長的年輕人,究竟當年為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理想,四處破四舊、批鬥師長、甚至殺人如麻的年輕人,有幾多個有所自我糾正,而在今日終於輪到他們這一輩當家作主之時,深以自身經歷為戒,盡力使人民免於政治鬥爭,令中國得到世人尊重,還有待練氏高論為讀者解惑。  必須強調,練氏敢於指出梁特涉黑,而遭梁特用公權力報復,事件證明練氏乃擁有獨立人格不畏強權的時評人,他的經濟論述我更是推崇備至,相對於當年寫過「義無反顧地支持內地的愛國民主運動,這是香港人的人格。除了那幾個不是流着香港血的小丑」,而現在又認為年輕人不必悼念六四的李怡,我還是相信練氏的人格,我只是對於練氏以「慈父」的態度看待「本土派」年輕人有些感受而已,因為我始終認為,除非如孫中山和陸皓東親身參與革命,否則政治評論人在討論到應否使用暴力抗爭的問題上要非常謹慎,尤其是觀乎「本土派 」出現的軌跡,由利用排外情緒到鼓吹「勇武」, 都是利用仇恨和暴力等人性的陰暗面做政治操作,而且那些「本土派」意見領袖曾毫不諱言,正正是要放棄道德去煽動極端行為,才能加快「港豬」的政治醒覺。結果承受代價的是敢闖敢試的年輕人,自命革命理論導師之徒卻毫髮無傷。人性的黑暗一旦撩起,從來易放難收。梁特正是樂於將政治操弄成敵我矛盾你死我活,如果反對派同樣在政治上以暴易暴,仇恨式政治動員成為香港的風土病, 我們就永遠活於梁特所設定的政治環境當中 ,那亦是梁特的徹底勝利。  至於「殺君馬者道旁兒」的典故,我謹此借用台灣作家楊照的說明:「一九一九年在北京發生了『五四運動』,當時擔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隨後請辭,辭職時給北大師生留了一封信,上面簡單說著:『吾倦矣!殺君馬者道旁兒也。民亦勞止,汔可小休。吾欲小休矣。』裡面用了一個冷僻的典故,出自東漢時的《 風俗通義 》,講的是一個人得了一匹好馬,很喜歡騎著馬在道上行走炫耀,道旁小兒看熱鬧就頻頻鼓譟,人和馬受了鼓勵,就愈跑愈快、愈跑愈狂,終致好馬累倒不起。有識者嘆息地對馬主說了這句話:『殺君馬者道旁兒也。』蔡元培看到了,推動學生上街的,除了愛國的理想主義之外,還有其他的因素,他最擔心的,最覺得需要提醒學生防範的,不是逮捕學生、試圖鎮壓學生的北洋政府,而是表面上看來站在學生這邊,鼓掌叫好催促學生更積極、更激進的群眾們。」  (作者按:本文因點評練乙錚和李怡,被蘋果日報網上論壇退稿。)30/09/20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