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監署

民監署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民監署檔案1710193(賢人理政一片真心 智障當權謊言寡斷  君子一諾千斤責任 小人前呼無不棄信)民監署倡導賢人可貴
天地若然大自然為依歸,人畜相處互相利用依賴可盟。可惜香港回歸廿年、步步踱入深淵向往無底黑穴,就目前偽政當道執政處暴治行為實在忍不得。
引用文章立場訊2017/10/17-11:49只許駑馬爭路,不容自造青雲  上個星期林鄭月娥發表了第一份施政報告,市民的評分及接受程度都較梁振英那幾份好,說明了香港人其實十分易𠱁,只要政府在姿態上表現得正常一點便可以了。  事實上,一個真正有為,有心推動施政的政府,怎會事事撩事鬥非,主動挑動矛盾,甚至挑撥社會對立?任何政府上台之後,首要任務便是要團結社會,就算難免受到批評及挑戰,甚至挑釁,也應該忍辱負重,這是作為擁有權力的當權者應有的謙卑及大度,也應該明白當權者就是要受到人民的監察,言論的監察。  可以想像,如果這份施政報告是出自梁振英手筆,必定會繼續大談打擊港獨、會把政府DQ部份立法會民主派議員當作功績來推銷,也可能會對被政府覆核刑期送進監牢的年輕示威者冷言冷語,也極有可能會把九月份大專院校學生在校園內張貼港獨標語的事件拿來大做文章。  公道一點說,林鄭月娥這一份施政報告,最起碼能夠做到不再進一步製造矛盾。雖然她在宣讀報告前後發現的發言及後事後接受傳媒訪問的時候,有時也禁不住表露出那一種自我感覺良好,不時自己讚自己的浮誇作風,但這總比存心挑機好。而且她起碼在公開發言的內容中,一再說尊重立法會的憲政及監察政府的角色,如果不以人廢言,也是一個值得肯定的說法。這總好過自說自話,自詡超然,拒絕接受立法會的監察好。比起梁振英,算是行出了較合理的一步了。  除此之外,細心閱讀施政報告,也可以看得出這一次比較過去幾年,把較多篇幅討論香港內部的施政問題。而沒有把香港的發展說成彷彿只能配合「一帶一路」、「粵港澳經濟區」。2016年梁振英那一份施政報告,就差不多通篇都是寫給佢阿爺睇的,而不是為香港社會而寫的。  作為特首,有時難免要擦佢阿爺鞋,唱幾句「回歸機遇」,或說為「主權移交後的發展感到驕傲」這些套話空話難以避免。但香港內部確實有很多問題需要處理,這些才應該是施政報告的最重要焦點。而且,也不能否認這個事實,政府在施政上的困境,民生及政策問題難以解決只是表徵,政制的深層次矛盾才是核心。  這樣的一份施政報告,透過「開倉」派發實利,希望討好市民,但在事前大吹特吹會具體交代的那一個「首次置業上車盤方案」,只是提出一些概念性的想法,令人失望。而把發展公共房屋的性質轉變,後果影響深遠,是一個重大的方向性調整,不應該只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就算數,而應該作出全面的諮詢。  政府這個迴避政治問題的策略,只向市民攤派好處,一時之間可能會贏得部份人的掌聲,但對公共財政的長遠影響就不能不正視。林鄭月娥在競選的時候說,利得稅兩級制可以有Less for more的效果,這一次在施政報告中就不敢再說。但減利得稅就會令政府一年少收數十億,小型企業固然可以得到好處,但最着數的就是那些保險經紀及房地產代理。交通費津貼得益最大的,也肯定不是一般小市民。這情況就等於以前在財政預算案中寬免差餉,得益最大的是地產發展商一樣。政府以如此粗疏的手法來攤牌好處,固然可以省掉很多行政上的麻煩,但也就製造更多樣化的社會不公。  不過,不公平可能是整定的。共產黨以建立一個公平社會的旗號起家,但一旦坐了江山,便成為一個新的階級,比任不公平社會到更不公平,比封建專制更封建專制。喬曉陽早就說了,香港的政治制度,就是要首先照顧投資者的利益。至於制度造成嚴重的社會不公,令香港人難以服氣,令政府長期處於弱勢,難以有效施政,這些都比不上要保證共產黨及支持它的特權階級繼續專政重要。因此,這份施政報告注定只能聚焦民生,要迴避政改這個議題。林鄭月娥也似乎很努力要做到這一點。  如此這樣一份施政報告,是否足以讓政府扭轉過去在民意上的弱勢,爭取更多人的支持,令施政容易一點?喉舌報章肯定會大打邊鼓,但造成香港社會撕裂及矛盾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制度上的不公平。這已經是一個人盡皆知的事實,「市民最關心的只是民生問題,不是政制問題」這一種講法,只是自欺欺人。只要這個制度不公一日存在,政府的政策就算意願良好,也難以擺平不同利益界別的分歧。  因此,迴避政改爭議是十分短視而且不負責任的做法,也無以解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社會撕裂仍然難以修補。  什麼叫做「待政治氣氛較好才處理政改問題」?這是一個雞與蛋的問題,政制分歧一日不處理,政制死結一天不解開,社會氣氛就難以好得到那裏。回歸20年來,有那一個特首不是說政改可以待民生問題解決之後才處理?但為什麼誰做特首,到落任的時候必定是搞到灰頭土臉。這不就說明了問題嗎?  香港的政制應該走向全面普選,這是回歸過程中共產黨對香港人的承諾,基本法其實也有清楚的說明。中共言而無信,除了撕爛自己的畫皮之外,也是令香港難以善治,很多急切要處理的問題難以處理,很多涉及發展的問題難以起動,始終是要把香港拖死的元凶。  這樣容易看到的事實,這樣簡單的道理,有時也真的很懷疑現在那班特區政府領導高層難道看不出來?當了幾十年AO的行政長官及其部份幕僚,難道連這樣的認識也沒有?如果真的以為他們蠢得這麼交關,可能真的是侮辱了他們的智慧。我傾向相信,他們應該被藐視和譴責的,不是他們的智慧,是他們的政治品格和操守。在權勢面前,在官位名利面前自我矮化,失去本心,刻溪自處,從來都是歷史上那些識時務的俊傑的死穴。  說穿了,他們只是知道當權者之逆鱗不可攖,因而認為整個社會都要跟他們一樣認命,放棄堅持。是面對現實,是看風駛舵,還是在利益面前妥協?無論怎樣說,結果都是一樣。還是前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說得坦白,他們做這份工,沒有要求他們要帶良心返工的。  今次這份施政報告不是已經盡量討好公眾,不再挑起矛盾了嗎?它同時暗示大家不要再心存幻想,不要再固執,要學習特區政府一樣認命算數,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如果識時務,說不定還可以加入政府那些新設的各個委員會,參與特區的施政。這一份施政報告,不也是提出了一個讓青年人自薦加入政府的計劃嗎?「各位年輕人,不要錯失這個機會」。由董建華時代講到現在,都是說要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發展及發言的機會,現在這份施政報告終於俾路你們行了。你們重想點?  正是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相信也有不少人會樂於參與這個遊戲,表面上是百驅競走,背後是阿爺插手。主權回歸二十年以來,這樣的俊杰和駑馬真的是一街都係。現在造成的這個勢就是如此:「香港人如如果還不知改換轍,最終只是自己蝕底而已」。  施政報告其中一個潛台詞就是要告訴大家:「大家何不索性就參與這個遊戲,既然難以自造青雲,與駑馬爭路也一樣有機會直上由主子代為打造了青雲。」  以前當大家講「港人治港」的時候,說的是要有一班代表香港,捍衛香港人權益的人來自你香港這個社會。今天實際上已變成由一個被操控了的制度,找一些人出來代表北京管治及控制香港的政治利益集團。今天,香港的一些政治精英,都紛紛在權勢面前認命,香港的繼續沉淪及難以得到善治,也就成為擺脫不了的宿命了。17/10/2017
新增說明文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