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監署

民監署

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

民監署檔案1710202(法治社會制度為最 平衡民生以實為主)身為香港特首從政須以港府政權為重
民監署責無旁貸對林鄭月娥興斥:身居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不是聽令指揮賣港,必須捍衛香港政府政權,維護基本法,為港人爭取應有政權、民權和利益。
2017年10月28日 上午6:20林鄭停建公屋背棄基層  林鄭月娥認為八十萬個公屋單位或許已足夠滿足基層市民住屋需要。【東方日報專訊】面對公屋輪候冊逼近廿八萬名申請人及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入「五」之際,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竟然聲稱目前已有七十六萬個公屋單位,並快將增至八十萬個,認為只要保持流動性,此一建屋數目已足夠應付基層家庭需要,因此傾向將大部分新建公屋轉作綠表置居先導計劃項目出售。公屋封頂論旋即引起公眾嘩然,各界狂轟林鄭說法「離地萬丈、天方夜譚」,罔顧基層住屋權,擔心出租公屋變綠置居,公屋輪候時間只會愈拖愈長。  新建公屋大部分轉綠置居  林鄭月娥接受報章訪問時稱,公屋單位將由七十六萬個增至八十萬個,已足夠照顧基層家庭需要,故日後可將大部分新建公屋轉作綠置居出售,既可騰出不同區域的單位予輪候冊申請人,亦可減輕房屋委員會在營運公屋上的財政負擔。換言之,房委會只要增建多四萬個出租單位,便足以滿足基層住屋需求。她否認逼人買樓,稱看到社會對自置居所有很大訴求,但無意訂立自置居所比例。  林鄭言論旋即引起各界狂轟,她昨午出席公開場合時仍死撐:「作為社會房屋安全網,其實八十萬個公屋單位或許可以應付最基層家庭需求,他們有條件改善到經濟情況,可以有一定積蓄,如果有置業訴求,何不想方法,透過適當房屋政策,讓他們圓置業夢。」又說政府有決心減短公屋輪候時間,但需有土地供應。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公屋作為低收入家庭的保護網,不應封頂;又指綠置居是否為市場接納仍未經詳細研究,認為林鄭說法此時未必合適,有關政策也要經房委會討論。  議員轟天方夜譚 「噏得就噏」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尹兆堅更炮轟「林鄭話八十萬公屋已足夠是天方夜譚,匪夷所思」,質疑她憑甚麼數據推斷此政策的可行性,「可能林鄭真係覺得自己好打得,但都要有譜,不應該隨口噏得就噏!」認為公屋如同其他社會服務和福利一樣,政府責任不能封頂,批評林鄭的房屋政策竟然不是先照顧最有需要的人,反而是先照顧中產和能力較佳者,基層只能繼續捱貴租。  身兼房委會成員的城大公共政策學系學者劉國裕表示,上期綠置居雖然有約一萬六千宗申請,表面上超額十八倍,惟實際房委會邀請了約七千三百人揀樓,最終更只有一千六百零七人出席,並售出八百五十七個單位。他指大部分申請人均抱着「申請咗先」的心態,質疑綠置居是否在市場上有足夠吸引力。  團體憂慮公屋輪候再延長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亦指林鄭說法與長遠房屋策略提出未來十年興建廿八萬間公營房屋,每年平均二萬間出租公屋及八千間資助出售房屋的目標背道而馳;再者,公屋輪候冊每年新增申請宗數多達三、四萬,認為政府有必要確保新公屋單位供應盡快達標,以回應市民住屋需要。他指一旦全部以綠置居取代公屋,日後輪候冊家庭只能入住翻新單位,擔心造成不公平。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組織幹事任真對林鄭的公屋封頂論感到十分憤怒,批評林鄭的房策「離地萬丈」,罔顧基層住屋權,擔心公屋輪候時間只會進一步延長,基層上樓無望。任真促請停止以綠置居取代公屋及檢討房委會自負盈虧的財政方針,政府需要額外注資興建公營房屋。

2017/10/29-20:39政府與青年同行 必先建信心  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其中一個章節以「與青年同行」為題,並在整份施政報告之中,35次提及青年,數字相信是歷任特首之中最多。  她提出在5個委員會,率先推行「委員自薦試行計劃」,吸引18歲至35歲的青年參加,務求在這一屆政府任期內,將青年委員佔各委員會整體委員的比例由8.4%提升至15%。這是繼2004年民政事務局就女性參與諮詢及法定組織定出比例之後,另一次針對年輕人定出參與範圍及比例;透過權力再分配過程,從制度上重新吸納年輕人到體制之中。  不過,建議提出之後,坊間的反應沒有預期中熱烈,並且就挑選過程中提出不少疑問。顯示在現時的政治體制之下,年輕人的政治訴求已經不是量的問題,而是質的問題,當中的死結就是他們已經不再信任制度。因此,在這次破舊的施政建議中,政府必須以重建年輕人對制度的信任為首要目標。  年輕人對制度的不信任已非一日之寒,不過在政府拋出橄欖枝之後,為何仍是得不到善意的回應呢?  首先,就年齡層的比例上,政府雖然提出了18至35歲的年輕人需要佔各委員會15%作為目標,但根據2017年香港便覽的人口分布比例中顯示,15至34歲或以下的人口佔24.5%,相比之下,我們便會發現政府的15%建議,與人口的比例並不一致,公平性與足夠代表性便容易受到質疑。政府若然決心改革,便應該一鼓作氣,直接根據人口比例作分配,參加的名額自然便可以有合理的提升,以堵悠悠眾口。  加上,現時的青年委員的建議比例,政府並沒表明是否為上限設定?因為個別委員會,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加權處理」。例如,現時的青年事務委員會在31名委員中,有9名委員的平均年齡是34.9,佔比例約29%。如果將來的青年發展委員會同樣有31名委員,按政府的建議,青年委員人數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會因此由9人下調至5人。政府的好意,反而會出現反效果,青年人便會感到受騙,更加不滿。  還有,就是在委員會的性質未能反映政府的足夠誠意。在政府現時試行的5個委員會之中,即青年發展委員會、公民教育委員會、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禁毒常務委員會及環境運動委員會,卻沒有包括: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房屋委員會及城市規劃委員會等。即是這些試行委員會不但與政治無關,即使與如政府所指,青年最關心的土地與房屋問題也沒有關係。  而即使上述的委員會也包括在內,青年也可能擔心被扣上「政治花瓶」的惡名,原因是現時行政主導的諮詢委員會制度之下。會議的議程大部分是由主席及秘書處自行訂出。翻查青年事務委員會2009年6月3日第110次會議至2015年3月2日第132次會議,前後22次會議中,均預設了「轄下工作小組/統籌委員會/聚焦小組/籌備委員會進度報告」等議程。這種形式主義的會議,根本無法就年輕年人關心的議題作出討論。因此,政府若要令年輕人釋疑,重建對制度的信心,便應該在試行的計劃中,讓新委員擁有關鍵的提案權,以示施政新風格。  更重要是,政府在重建年輕人對制度的信任時,必須有遠見地提升年輕人參政議政的質素與能力。上述就人數比例及提案權的評論,是假設了新委員會們,對諮詢委員會運作有一定的認識。但實際的情況是不少有心參政議政的年輕人,是從來沒有獲邀參加過任何諮詢委員會。若政府只是有名額與制度,而沒有培育政治人才的使命,這批年輕人很有可能因經驗不足,在體制內受到挫折,而感到意興闌珊;造成「有位無人做」的假象。  根據現時政府提出,可開放給年輕年人的參政議政渠道,包括:「地區青年網絡」、「5個試行諮詢委員會」及「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之間是沒有必然關係的。所以,政府應該把這3個渠道建構出一套青年政治人才培育機制,第一階段可以透過廣泛的「地區青年網絡」,讓年輕人體驗與學習基本議政規則與文化。然後,他們可以根據個人所關心的議題,參與「委員自薦試行計劃」,在不同的委員會中,透過提案權參與政策制定的過程。最後,他們可以根據個人的職志發展,再申請加入「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實實在在作出政策倡議。這個分階段,有層次的金字塔機制,不但可以增加年輕人在體制內的存在感,議題由下而上,亦必定較為接近年輕人的需要。  根據2016年9月1日「港鐵與中大香港年輕人生活質素指數」顯示,在1003名年齡介乎15至24歲的受訪者中,反映年輕人生活質素僅99.68,低於基準值100。對「政策之影響」一項更大跌10.2%。政府決心與青年同行,他們在體制內對政策的影響是必須得合理的反映,「相信制度」才會有機會重新出現。30/10/20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