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監署

民監署

2019年9月28日 星期六

960民監署檔案1909210(不再低頭才能站起 因為偽政無法無天無惡不作  捍衛港政雖然艱難 但港府官民應承擔義務責任)負責任政權就民權所靠  政策法律不能違背民意
反動極權屢屢逼港人反暴力而抗爭,為捍衛港府政 民權誓死奮鬥形成己任,民監署證:香港警察已成賣港者的打手。
2019年9月29日上午6:51香港電台-港聞  佔領運動五周年 戴耀廷:每場運動都孕育下一場運動  民陣昨晚藉佔領運動五周年,在添馬公園舉行集會,召集人岑子杰說,基於警方要求及考慮到市民安全,集會要提早結束。但他估計,有20至30萬人參與,遠超出預期。警方則說,高峰時有8440人。  佔領運動發起人之一戴耀廷,在台上發言時說,要在難艱中看到希望,因為每場運動都會孕育到下一場民主運動。
2019/9/28-18:05立場訊:【專題】抗爭進化、文明倒退? 「獅鳥」的長成及其後  上月底,阿亮和親友參與「香港之路」人鏈活動。完場時,一個似乎是藍絲的阿伯拿著啤酒和手提袋,刻意撞向參與者。阿亮的親友很生氣,上前追截問他為何撞人;其他參與者見狀紛紛圍上來阻止阿伯離開,要求道歉。阿伯不肯,眾說:「你唔道歉我哋就報警!」  阿亮聽了,心裡猶疑 — 報了警,警察會幫我們嗎?我們圍著不讓他走,警察會不會反告我們非法禁錮?或把我們全部人帶回警署,最終只有我們受罪、阿伯放走?  這種恐懼掙扎、法治崩壞後的徹底不信任,在過去一兩個月來,廣泛地植根於黃絲社群裡。那次幸好阿伯在警察到場前道了歉,眾人散去。但元朗白衫人、北角福建幫,落單而被示威者打得頭破血流的場面,越來越頻繁。  開始時大家叫這做「私了」,還創作出諧音的神獸「獅鳥」。後來網民更正說:私了是私人恩怨,現在示威者的行動叫「代警執法」、「以武制暴」。  在建全的民主體制裡,警方執法有規矩、罪名經公平公開的審訊、法例及其刑罰均經過民選議會辯論才產生。當制度每一環都在崩壞,民間「以武制暴」與「執行私刑」的界線,怎麼訂?  一句「佢頭先打人呀!」眾人一湧而上,由抓捕、判決、行刑,不到兩分鐘就完事。如果打錯人、如果刑罰與其行為不合比例,公義又從哪裡彰顯?  八月中連登出現「行動守則」,嘗試為以武制暴正名並立下界線,但未成共識。《立場》這次找來十個不同光譜的運動參與者,討論「獅鳥」的長成,及其後。
2019年9月28日下午5:04民陣今晚舉行集會 警員在金鐘及中環站巡邏【Now新聞台】警方因應民陣今晚在添馬公園舉行集會,在金鐘及中聯辦一帶布防,有警員在金鐘及中環站巡邏。  在金鐘港鐵站,有警員戒備,通往添馬公園必經的海富中心,保安人員用膠紙及木板封好商場內的玻璃,並用木板圍封早前被毀壞的玻璃圍欄。  通往立法會的天橋及政府總部的添華道一帶就設有大型水馬,政府總部內以及中聯辦對出則分別有水炮車及裝甲車戒備。  在中環站,亦有警員在站內不同出口巡邏,部分警員手持長盾戒備。  港鐵指會因應情況,可能隨時關閉個別車站或車站的出入口。
2019年9月28日 下午4:27市民陸續到金鐘 有家長稱因反修例運動對學生改觀  金鐘夏慤道連儂牆,下午開始越來越多市民聚集,不少家長帶同小朋友到場,希望下一代了解香港現時發生的事。  市民歐先生帶同7歲兒子到場,他說,5年前雨傘運動時,他是支持警方執法,但到今年反修例運動,尤其是7.21元朗西鐵站事件成為轉捩點,令他覺得警方做錯,轉成支持學生的行動。  歐先生說,5年前覺得當時的學生未有想清楚便走出來,沒有想清後果,但今次反修例運動,他見到很多學生明知要為自己行為負責,但仍願意走出來,令他對學生改觀。他說,會教導兒子分清黑白,但並非警方就一定錯,而是胡亂打人的警察才是錯。  鍾小姐有兩名女兒,分別就讀大學及中學,她今天帶同讀中學的女兒到來。鍾小鐘說,5年前自己並不關心政治,不知道當時的運動與香港市民有甚麼關係,但反修例運動則不同,她認為影響到市民的生活,加上年輕人已走出來,作為中年人如果不支持他們,就好像「推他們去死」。  鍾小姐說,就讀大學的女兒都有參與反修例運動,作為父母她雖然擔心,但仍支持女兒,覺得她在做正確的事。  陳先生說,雨傘運動時自己沒有留意新聞,從來不關心政治,但今次反修例運動,很多畫面都令他感到學生「很慘」,學生的付出打動了他,所以想趁今日佔領五周年的日子,到現場了解及支持學生。
2019年9月28日下午4:19香港電台-港聞  警員將海富天橋紀念佔中直幡拆除  佔領運動五周年,有市民發起「連儂之路」活動,在港島多個地點貼上宣傳印刷品。  多名軍裝警察到金鐘海富中心對開的天橋,把早前掛到天橋外的「人民乘願歸來 we are back」直幡拆除帶走。  「連儂之路」的起點維園皇后像附近,則有人貼出一款宣傳10月1日遊行的單張,上面印有已故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及國家主席習近平肖像,有市民不斷踐踏這款宣傳單張。  另外,有公園保安員向張貼單張的市民拍照,之後在市民要求下刪除照片。

2019/9/28-17:23立場訊:林鄭月娥,又名「不能幻想有實質改變!」林鄭搞對話平台,由激進派到溫和派都不看好,連蔣麗芸都潑冷水,林鄭自己心知肚明,那為何她堅持一直「和理傾」下去?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在本月23日透露玄機。佢明言「社區對話」旨在爭取中間溫和者的諒解,減少對抗爭者的支持,並不期望激進抗爭者會回心轉意。對話會翌日,建制派媒體全力吹奏,帶動平息亂局的風向。以溫和派讀者為目標的報章,《明報》出了篇社評叫〈官民對話踏首步,縮窄鴻溝須行動〉,《信報》社評就〈知恥近乎勇是展現誠意重要一步〉。政府花這麼多力氣搞場大龍鳳出來,計算精準到林鄭情願被困幾個鐘都唔突圍,以免壞了釋出善意的好事,又怎會不事先同友好或有偈傾的媒體打定招呼?別忘記這台戲的主持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政治助理吳璟儁,以往是知名記者來的。  但中間派究竟會否被林鄭打動呢?  按教大講座教授呂大樂分析(註一),反送中抗爭令中間派變得和以前不一樣,即使部分抗爭者採取激烈行動,民意都沒因和理非割席而逆轉。原因是:對不少中間派而言)他們對今天特區政府的印象,是沒有什麼會「衰得過佢」。筆者同意呂教授的觀察和判斷,但此一時彼一時,民情這回事,相當動態和飄忽(還記得反送中初期,政圈和社運界仍擔心年輕人的冷感或無力感,窒礙抗爭力量壯大)。林行止先生說了多年的「豬欄效應」,對公民社會中特定群體的心理微妙變化,實在不容忽視。  當林鄭的公眾形象低無再低,市民對她不再有任何期望,這樣一個擁有極大政治權力的人,在無嘢可輸的情勢下,反而有豁出去、絕地反攻的機會。只要她一反常態,肯認低威,扮聆聽(所謂品性難移,更何況一個做咗幾十年人都咁剛愎自用的官員?),而且持續咁做,一次又一次咁哽咽,一次又一次賣弄委屈,博同情,就總會令一些容易心軟的人覺得佢有點改變,開始同情佢,考慮畀佢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咁佢就得米。起碼做到止蝕,再等谷底反彈的時機(例如示威行動意外造成無辜市民傷亡)。  耍花樣爭取民意,都叫面向群眾,本來好難批評,但林鄭寧舍唔同。佢最大最大的毛病是不知個「錯」字點寫。呂大樂批評政府藐視民眾,實際上唔止,直頭是反智。蔑視知識力量不可能有善政。林鄭為官多年,升至特首,足以代表政府長官意志凌駕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林鄭的官威,是連港大教授周永新都被佢肆意踐踏:「顧問研究始終係顧問研究。」一般巿民的「愚」見佢真的聽得入耳?  在佢領導下,政府真的可以一改事事逢迎中共(註二)、並以少數權貴利益為先的施政作風?被林鄭呃了兩次的保育人士馮炳德接受獨媒特約報導時便直斥她「根本係一個賊婆」。「賊婆」幾日前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她會研究對話會中討論,並轉化為實際行動。這種話她過去說過多少次?到頭來,她只會揀那些啱聽的意見來聽,但凡中共不喜歡或傷害到大商家利益、即使明知對公眾有莫大好處,姑勿論整治領展和市建局,抑或抽富豪稅以支持推行全民退保,她都會搵藉口say no)林鄭夠膽死批評幫政府做研究的周永新,不掌握公共財政,又指周永新隨意講,研究不太認真)。  林鄭在《紐時》的文章中又稱,香港有足夠財政儲備應付逆周期,而數以十億計資金投放基建上,將大大改變香港面貌。原來,她已計劃好,等到社會氣氛回復平靜,便一切依舊,重新回到過往設定好的議程和發展軌跡上,一系列大型基建和明日大嶼將陸續上馬。換言之,她根本無意研究,遑論改動現時劫貧濟富、裙帶資本主義的經濟社會結構,真正的雙普選更加唔駛諗,那麼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又點會有解決的一日呢?  靠地產商捐地建公屋/社會房屋?本土研究社便質疑這做法,有可能是透過「捐地」出租方式,避開了用相若甚至更低的政府收地賠償讓他離場,亦同時透過出租保留該土儲地權至2047年(註三)。況且,將焦點放在捐地之上,等於轉移公眾視線,巧妙引導社會避開討論囤地行為對居住權、城巿完善規劃、社會均衡發展所造成的難以逆轉的傷害。(商界和某些經濟學者喜歡玩語言偽術,將囤積多年的土地美其名為土地儲備,難道這些大企業是照顧公益為先的政府?)  靠發展局收新界地?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就質疑政府公布的數字,實際上皆是「已預知的供應」,無助減輕本港土地供應短缺的情况。況且政府收地,以新界東北發展為例,「地產商就唔蝦,蝦我地無權無勢嘅人」年逾七十的祝婆婆,30年前以6萬元購入古洞寮屋,像志記鎅木廠那樣慘被迫遷,接受報章訪問時如是說。而「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或所謂公私合營,本土研究社講得好清楚:「先幫地產商釋放囤積農地起豪宅,用唔到啲生態敏感地(如南生圍)、小地主嘅地,先至會靠政府收。」  筆者在〈港澳辦口中的深層次矛盾〉中提到,除了從2,700公頃軍事用地中釋放一部分出來,要妥善處理土地問題,打造一個合乎公義的宜居城市,應該採納規劃署前助理署長伍華強提出的「終極方案」。這才是真正由根本處入手解決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只是林鄭聲稱10月施政報告的「大手筆」政策,「含金量很高」,似乎主打是派錢措施,充其量紓舒一下民眾之苦但不會真正解決多年積聚下來的結構性民生問題。29/09/20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