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監署

民監署

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988民監署檔案1911238(逼民反偽政過 禍香港特首為 趨港成立國)

2019/10/31-15:11立場訊:【專訪】政治浪尖上的大律師公會 戴啟思:我們不是反政府,是捍衛法治人權,捍衛基本法  因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而起的抗爭運動,即將踏入第六個月。  「我沒有預料過事情如此發展,但我能夠理解,當我看著事情發生。」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Philip Dykes)如是說。  「大家的關注不再限於《逃犯條例》,畢竟它不太可能直接影響到你,但現實有其他更加逼切、市民關注的問題,都在今次運動中浮面。」  大律師公會是最先表態反對政府修訂《逃犯條例》的團體之一。早於2月中,戴啟思在《壹周刊》撰文,質疑政府聲稱修例能堵塞法律漏洞之說有誤,表明建議值得社會憂慮及認真審視。民陣3月底舉辦的首場反修例遊行,大會統計參與人數約為1.2萬。  之後幾個月,公會多次就修例向政府提交意見書、發表聲明、多名執委接受媒體採訪,均表明反對修例。香港各界、甚至國際社會,開始紛紛就修例表達不同程度關注。  6月6日,法律界發起主權移交後第五次法律界黑衣遊行,近3,000名律師參與,為五次遊行中人數最多。當日戴啟思和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及多名法律界選委,站在隊伍頭排,由終審法院靜默行至政府總部抗議。  3日後,民陣舉辦第三次反修例遊行,參與人數為103萬--然後就是一路走來到今天,不少人形容為no way back的境況。  「用諺語來說,(逃犯條例)就是壓垮駱駝背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大家在過往幾年對香港政府不滿,累積而成的後果。」  「很遺憾地,政府沒有儘早與示威者對話,也沒有承諾回應他們的關注,重啟達致普選目標的政治程序。如果政府當初盡快對話,回應示威者希望獨立調查警隊的要求,或者事情一早已經完結。」戴啟思明言,「情況之所以繼續惡化,是因為政府無所作為。」  戴啟思:比起非法集結 警隊濫暴對法治更大侵蝕  戴啟思,以至其領導的大律師公會,在外界眼中一向更為敢言,且對政府態度強硬。雖然戴啟思和不少法律界人士經常強調,律師談的是法律,不是政治,但戴啟思亦承認,不少議題雖然是法律,但同時有其政治含義(political connotation)。而在近日尖銳的政治紛爭之中,就算公會再想撇清法律和政治,似乎無可避免捲入其中。  左報、建制派一直批評公會攻擊政府、誤導市民、製造恐慌,至近日,公會內部似乎同樣出現暗湧。資深大律師蔡維邦月初辭任公會副主席一職,他在報章撰文解釋辭任原因,是因為不滿執委會大部分成員對示威者暴力保持沉默。蔡維邦指,政府在此事上的處理不當,部分警員亦可能對示威者使用過分武力,但他認為,「有人首先犯錯,也不能為暴動分子的猖獗行為開脫。」  不過蔡維邦的師傅、同為大律師公會執委的資深大律師駱應淦,其後在電台節目《香港家書》中談及自己對運動的看法。駱應淦認為,雖然暴力不能被寬恕,但是問題的起點是「政府要硬闖」,強行通過《逃犯條例》修訂。  駱應淦反問,僅譴責暴力有何用?這並未觸及問題的根源,「是那些掌權者的頑固,播下了暴力的種子。」  除了師徒之間有分歧,副主席辭任,主席自然需要解畫。  戴啟思不認為公會對示威者暴力保持沉默,他早前向公會成員發內部信件,羅列公會過去幾個月曾發出的聲明:612衝擊、71破壞立法會大樓、8月尾阻塞機場及港鐵等運輸服務、及 9 月底有公眾人士在法庭辱罵一名高級檢控官,公會統統有發聲明譴責。只不過公會在多份聲明中,同時批評有警員對和平示威者及記者使用過分武力、促請政府打破沉默與示威者對話,及強調除了守法,法治更強調一個會問責,能受獨立司法機關制衡的政府。  在政府,警方連月「止暴制亂」、「依法追究」,建制派的「譴責任何暴力」論述下,大律師公會作為專業團體,能說一句「譴責警隊濫權」,已贏得公眾不少掌聲,甚至相信大律師公會站在抗爭者一邊。  蔡維邦認為公會譴責示威者暴力的態度不夠強硬,戴啟思不以為然。「如果你每星期都說,『我們譴責暴力』、『我們譴責暴力』,你聽起來只是一張壞掉的錄音帶。」  「市民無需大律師公會去告訴他們,擲汽油彈是非常嚴重的罪行,他們可能會傷害自己及其他人,或者破壞港鐵站是嚴重的刑事毀壞罪 — 這是很顯淺的。」  但戴啟思強調,無論大律師公會批評政府、警隊,還是批評示威者,宗旨只有一個,就是捍衛法治。而法治亦非如政府所言,幾百個示威者在街上縱火破壞,就能所謂「破壞法治」。  「你可以說示威者是在『違法』。但當他們被逮捕,帶上法庭,獲律師代表,接受公平審訊,罪成後獲判適當的刑罰,這就是『法治』。」  戴啟思指,維護「法治」不只是要市民守法,「法治包括一個肯問責的政府,及尊重人民的權利。」  「比起有市民參與一場非法集結,對法治造成更大潛在侵蝕的,是有警員濫用暴力,且無需為此負責。」  戴啟思認為,法律專業對政府及警隊以更嚴謹標準審視,不是雙重標準,更不是反政府,而是捍衛《基本法》及人權。  「大律師公會的責任是捍衛法治、《人權法案條例》,及捍衛《基本法》。如果我們看見有人破壞《基本法》和人權法,我們就要發聲。」  「如果我們不就問題發聲,政府下次只會變本加厲,這是我們的責任--這不是反政府,而是捍衛《基本法》和《人權法案條例》賦予市民的權利及自由。」  「《基本法》不是因要為政府提供高床軟枕而存在,它是為了香港人而存在。」  警屢被疑濫權 戴啟思籲相信司法把關  截至10月中,警方在近日示威衝突中拘捕逾2,600人,被起訴人數則逾450。  早前因涉參與9.29「反極權大遊行」被捕的示威者,其中96人被控暴動罪,近百人10月2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當天原定早上9時半開庭,但由於被告人數眾多,法庭不僅不夠容納全部被告親屬,就連律師席亦告爆滿,不少律師需在審訊中全程站立。案件最終在晚上10時半方告退庭,打破歷來「過堂」時間記錄。  除了因為辯護律師等候會見當事人、逐一處理保釋申請需時,另一樣令法庭花上時間處理的,是多名律師向法庭投訴,他們在警署苦候多個小時仍無法會見當事人;有被捕人被拘留逾40小時才獲准打電話;有傷者被延遲送院、提出要求多個小時後仍未獲安排如廁 …  戴啟思今年8月31日及9月16日曾兩度致函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反映有大律師向公會投訴被阻撓會見被捕人,包括有律師被拒絕進入警署,有大律師被拖延會見被捕人士,有警員以無事務律師在場為由,拒絕大律師與被捕人士會面,甚至有律師投訴,有警員刻意誤導,聲稱被捕者拒絕律師服務,要求盧偉聰盡快跟進有關情況。  戴啟思指,他至今仍未收到警務處任何回覆,但從行內聽聞,在他兩次致函之後,情況有所改善。  戴啟思形容,他擔任刑事法律師多年,被捕人投訴被警方不當對待,時有發生,但有如近期投訴的規模,確實是前所未見。不過鑑於被捕人數之多,戴啟思說他聽到大量類似投訴時,也不感意外。  「一般情況下不會這樣的--我不是試圖為警方辯護,但我明白警方亦有其難處,」戴啟思表示,「當你在警署有大量被捕人,而出面還有示威者,這絕對會令警署不勝負荷。」  戴啟思強調,《基本法》第35條保障香港居民獲得法律諮詢,選擇律師等權利,如果警方阻撓被告見律師,法庭一定要處理,甚至可能因此影響控方。警方確保被捕人士權利得充分保障,也是在確保控方的利益。  警方在近日風波中公信力受損,行政機關似乎無法、亦無意制衡警權。隨著越來越多案件被帶上法庭,市民原本僅聚焦警方的質疑,無可避免帶出了另一個疑問:我們能否相信法庭有效監察警方?  而近日多宗牽涉示威者的案,律政司在控罪書上隱去警員證人的身份,更曾以保護身為警察的證人為由,要求法庭頒下匿名或言論禁止令(gag orders),甚至警方向法庭申請禁止披露警員及其家屬個人資料、禁止公眾查閱選民登記冊等禁制令獲批,種種跡象顯示,公眾的疑慮並非杞人憂天。  戴啟思以上訴多宗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為由,不願多談。戴啟思認同,律政司在控罪書上隱去警員身份是不尋常的做法,他亦理解為何公眾對此感憂慮,但他認為總體上,市民仍可對司法制度抱持信心。  「我相信這問題會得到妥善處理,雙方都有權在庭上就支持或反對匿名令陳詞,如果裁判官決定頒布禁令,反對者仍可向高等法院提出上訴。」  戴啟思預期,隨著更多備受爭議的示威案件進入審訊、裁決、判刑,法庭將會面臨更大、來自雙方的壓力。而他們作為律師的首要職責,無疑是捍衛司法獨立。  「例如公會早前發聲明,批評示威者在法庭內追著指罵一名檢控官。如果被指罵的是辯護律師,我們的態度都會一樣,重點是你們不能干擾司法公正,不能騷擾任何一方的律師。」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的看法是一致的,我們正面對嚴重的危機。很多我們以前覺得在《基本法》保障下可信賴的制度,現在可以是很脆弱的,例如言論自由、行動自由。我從來最關注是『皇冠上的寶石』 — 即我們的司法制度。」  「我們大律師和事務律師都要繼續努力,確保司法獨立得以捍衛。」  戴啟思去年 1 月與駱應淦、陳文敏、沈士文和石書銘等組成名單,撼贏當時爭取連任的林定國。不少人期待團隊會為公會帶來一番新氣象,但同時有人預計,在戴啟思領導下,公會或會與北京關係轉差。不過戴啟思當時接受本網訪問,斷言自己13年前首次出任大律師公會主席時,與北京有良好溝通,相信今次也不會改變。  不過去年9月,北京大學突然拒絕兩名大律師任教由公會和大學合辦多年的普通法課程,並拒絕戴啟思出席課程完結儀式。公會不滿北大未能提供一個令人滿意的解釋,通過決議無限期暫停合作,令人質疑公會與北京關係跌至冰點。  公會明年初將會舉行週年大會及改選新一屆執委,擔任主席兩年的戴啟思即將交棒。戴啟思承認,北京當局在過去18個月,確實沒有邀請公會參與任何公務交流,但他不願忖測原因。戴啟思僅表示,自己十幾年前第一次擔任公會主席,公會與北京關係尚算良好,近年情況為何有變,他著記者自己詢問北京,「抱歉我無法解答。」  不過戴啟思可肯定回答的是,他暫看不到任何跡象,有大律師會因為其政治取態受壓,他也不認為,獨立執業的大律師會因為其政見,而接少了生意。  「如果有人會因為政見而不委任某些律師,我估計他們隨時要篩走四成律師。」辦集思會冀向政府進言 「公會不一定能帶來奇蹟」  大律師公會上周五(25日)舉行集思會,邀請會員交流,希望最終以公會名義向政府提交意見書,建議如何走出當前社會困局。戴啟思指,之前有會員建議,公會或能提供人手充當調解員,籌辦平台讓市民和政府溝通,但相關提議仍有待商討。  不過他擔心公眾有錯誤期望,再三強調,公會只能向政府提供法律上的建議,絕不會為特定政治主張站台。  戴啟思始終認為,目前政府施政癱瘓,問題根源始終在於政治,政治問題,必須政治解決,他坦言大律師公會可以做的並不多。  「會員以個人名義做到的事情可能會更多,有人希望公會可更主動介入事件,但就我個人而言,其實我不認為公會可以帶來很多改變。」  「大律師公會受制於我們的憲章,我們是一個專業團體,也有一定的地位,我們最主要的工作是保障行業的權益、捍衛法治....大律師公會不是改革小組,我們不一定能帶來奇蹟。」01/11/2019

987民監署檔案1910237(港匪不剿赤匪為患禍政 政權無民權撐敗絕  統治靠賢能者及第政榮 賤者禍民干戈必亂)匪首當特首禍政危  淫婦敗門風辱先祖
香港是福地不得容納賤人理政,理由有八點:一不是賢人當政必成賣港政匪;二能人理政必為港討回本份職責可行的承擔;三港人善良的一面容易被赤匪腐化和侮辱;四香港福地由英殖民培植得不易別污染;五自古天下由民權治政方得繁華,相反者衰敗必亡;六自然常識乃法理正經準則,違背則成暴政亂統;七法律是承諾非朝令夕改,相反行政荒廢;八政權乃天性的雞犬之靈感報時守更之效,非如此就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2019/10/31-11:20立場訊:藍絲是土豪,警察是軍閥 香港人真心明白階級鬥爭是甚麼回事了吧?  我們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總是偏頗的,不是說被黨洗腦,而是我們被切開了脈絡。我們看土地改革很殘忍,把地主踩在地上槍斃,但你想像一下,那些地主就是今天的藍絲和官僚呢?那把他們踩在地上槍斃,就不再殘忍而只會令人額手稱慶。可是黨沒辦法將那種憤恨給香港人明白,香港人只看到他們被槍斃而感到殘忍。  你就會明白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怎樣看待香港人的,他們很明白藍絲就是土豪劣紳,警察就是當年的軍閥基層,他們樂於利用這些人把社會壓迫到盡,這樣香港人才真心明白階級鬥爭是甚麼回事。  香港人恨他們,就走向產生像土改的巨大政治示範。縱容土豪劣紳和警察,使香港人明白,需要有像「黨」這種東西去懲罰你社會的土豪劣紳和軍警,然後黨就會實現你的願望,牽制那些人。所以你見中國五毛不斷spin香港問題去資本家之類,他們的邏輯是你的香港人不讓黨進來,讓土豪劣紳肆虐是你們自招。
2019/10/31-10:55立場訊:石禮謙講出心底話又如何  早上醒後看手機,吸睛是朋友傳來《經濟一週》發放立法局議員石禮謙一段談話的面書,見到建制派中有人直斥林鄭及其團隊,以及對抗爭者起碼持一份理解的同理心,是有點感動。觀其言聽其行,石禮謙在四、五月份時用他的方法拖延送中條例通過,又確是事實。我一時衝動立即轉發給身邊黃絲朋友,很奇怪,上至大學教授到一般平民百姓,如上門和我做按摩兼排毒的婆婆(她已年過七十,仍努力自力更生,近月身體力行支持年青人抗爭,實在令人欽佩),幾乎沒有一個人相信石禮謙講真心話,個個都懷疑其背後動機,提出不同的陰謀論。  我個人是選擇相信石禮謙是講出不吐不快的心底話,姑勿論箇中有何計算及hidden agenda,起碼絕大部份應該出自真心,但同時我又高興朋友群中竟然差不多一致拒絕相信,對石禮謙今次忽然向黃營釋出善意不領情,我的朋友主要是淺黃及和理非,就算「勇武」也是在心中而非在行動上,現時這群組對政府、對建制的不信任程度可想而知,顯然不割蓆真的已牢不可破了。 不過就算石禮謙今次講出真心話,他發表這番談話的timing卻值得留意。  是替區議會選舉前降溫?打出溫和善意牌爭取中間/淺黃選民?朋友間一直都擔心政府遲早會出招,借故甚至自製藉口取消選舉,特別是看到當民建聯陣營本應鋪天蓋地,現時卻對宣傳毫不積極,似乎好像已預知選舉必然告吹,無謂浪費燈油火臘,人力物力,所以無論民意如何優勝,心情仍然沮喪,忽然看到建制營中有些少動作看似是試圖爭取民意和選票,也稍安心些。不過既然石禮謙自己也講明「我哋係個好的士兵,將軍講乜就講乜…」,所以無論建制如何「開明」,到最終都都不過是投票機器,如果十一月廿四號有得選,真係一票都不能少,一定要用僅餘的手中一票做公投,展示立場。 另外石禮謙忍咗咁耐終於「feel free」大鬧林鄭及其施政,差不多等同一再確定國家棄鄭的日子應不遠了,至於要用什麼去陪葬,希望領導人想清楚,好好利用這個他們編寫的劇本。
2019/10/31-10:48立場訊:執法者有權必定濫用 人權可以妥協?法治可以打折?  衝入餐廳非法拘捕,告唔告得入?告唔入。  但,正如質問警察,明明不構成妨礙,警察照拉「阻差辦工」;   正如無明確目,唔應該入私人地方,警察照密碼闖入;  正如貼連儂牆,根據唔關警察,警察照拉「刑事毀壞」;   正如用大聲公喊口號唔犯法,警察照拉「襲警」;   正如未夠三人成行無製造暴力意圖,警察照拉「非法集結」;  正如鬧黑警時無鼓動衝擊,警察照拉「公眾地方行為不檢」;  正如身上有豬嘴無爆竊工具,警察照拉「藏有可作非法用途工具」。  正如架車正正常常,但因為出現在示威附近,警察照用「懷疑非法改裝車輛」去拖走部車。  正如李家超保證記者可獲豁免,警察照樣扯低記者豬嘴。  因為,警察根本就無考慮過告唔告得入被捕人。超過2600宗拘捕(今晚(30日)後應該更多),得17%落案起訴。拘捕、只為可以在警車黑房入面虐待你、只為有藉口搜屋騷擾屋企人、只為可以拘留48個鐘搞到你份工都無埋。  執法者有權必定濫用,咁樣算唔算破壞法治? 社會賢達,面對呢啲情況,可以叫人點樣互相尊重、客觀持平、平心靜氣、包容妥協呀?  人權可以妥協呀?法治可以打折呀?  對唔住,有人選擇苟延殘喘,但我地唔會吞聲忍氣。 呢場運動,令人看清楚那些社會精英賢達,係關鍵時刻有幾窩囊;而那些被看輕的「平常人」,會有多麼的勇氣。  今時今日還為吃人體制吶喊助威、假扮客觀持平的,通通都要受到批判。 

2019/10/31-9:49立場訊:【屯門瘋狂拘捕】律師指最少拘73人 有全家人被捕 周保松等警署外聲援  屯門昨晚有逾百名市民聚集,抗議警方未有交代區內不明氣味事件,警方在驅散行動中追捕多人。《立場新聞》今早到警署外了解,有律師表示,昨晚至少有73人被捕,主要被控告非法集結、藏有工具可作非法用途等,其中30多人被送至元朗警署,其餘則送至上水警署、大埔警署等。  律師指,今日凌晨到元朗警署協助被捕人士時,形容警署「成個禮堂咁,好多人係到,有啲全家人俾警察拉晒。」他續指,有未成年少年今早已獲保釋,其餘被捕人士相信仍在警署內。  另外,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周保松等,今早九時許到元朗警署外聲援被捕人士。  強逼居民跪地搜查  警方昨晚想強行進入屯門一日式食店,聲稱懷疑有示威者要進行拘捕,女負責人與胞弟阻止時被制服在地上拘捕,暫未知押往哪間警署。  「速龍」警員又到建生邨商場及兆軒苑逸生閣搜捕,要求多名住客在大堂跪地舉手接受搜查,期後拘捕最少10人。  31/10/2019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986民監署檔案1910236(沒有能人理政政禍難免 無知法律常理廢  賢聖能知天然常態安民 蠢難得一竅變通)香港末日也是香江興盛  港人奮鬥明確繁榮在即
鄭月娥特首別再糊塗,香港政府是香港人的不是北京給的;香港也是靠港人自己開創的繁榮!

立場訊:【專訪】王宗堯 不過是個抗爭者9月30日清晨,不少人仍在床上呼呼大睡,王宗堯幾乎徹夜無眠,直至天亮。  前一天,港島區舉行「全球反極權大遊行」。遊行未開始,警方已在銅鑼灣、金鐘及灣仔發射多輪催淚彈,又出動水炮車驅散。最終有97人被捕,其中96人其後被控暴動;另有48人受傷送院,其中印尼記者右眼懷疑被警方布袋彈打傷。王宗堯肉緊地看新聞直播至深夜,看累了,就小睡一會。「但都無乜點瞓。」這種狀態,過去數月香港人太熟悉。  「咯咯咯。」早上7點半,屋外有人敲門,敲完一次又一次。他只覺古怪,「順豐唔會咁早。」一開門,一群O記警察帶同搜查令,凶神惡煞地踏進來。女友Chloe在旁舉機想拍下過程,但被警員阻撓;家裡有兩隻貓,一隻較怕事,只懂蜷作一團望著主人,「佢和理非少少」,另一隻貓比較勇武盯著警察,警戒地叫。  「嗰下個心有些難過,唉,隻貓都咁勇敢咁想保護你。但你自己做唔到任何嘢。」王宗堯被捕了。  囚室裡圍爐取暖  訪問約在金鐘一間餐廳,事前記者特地send訊息通知王宗堯:「請放心,不用踏足夏愨道。」  因為法庭下了禁足令。10月3日,王宗堯被控7.1進入立法會會議廳一案於東區裁判法院提堂,他獲准保釋,不用遵守宵禁令,但需要每星期到所屬警署報到一次,及禁足涉案金鐘一帶--即夏愨道、立法會道、添華道、龍和道。  司法程序的關係,有關案情,王宗堯不便多談。但對於被捕及扣留的經歷,他有不少觀察。  清晨被捕後,王宗堯交出手機、八達通,其後被押入灣仔警署,先在律師陪同下於調查室落口供,然後再被送到大囚室。裡面除了他,還有四、五個人,當中有人有眼不識王宗堯。「佢係所謂詐騙案的受害者,比較離地少少,對呢場運動好唔熟悉。」也遇上被控非法集結的示威者。「有些罪名比較嚴重少少,入嚟就搖哂頭,覺得無喇,今次大鑊喇。又會擔心班警察究竟跟咗你幾耐,有無朋友、手足,甚至相遇過但唔識的同路人會受牽連?」  一間囚室幾個人,如何度過扣留時日?王宗堯路經其他囚室,通常都是愁雲慘霧,死氣沉沉。「都係瞓覺,個個瑟縮一角。」  他身處的囚室卻有些分別。「無乜嘢做梗係傾計啦。」他憶述。「我們鋪哂啲毯喺地下,大家圍埋坐喺度休息、訓覺、傾計、飲嘢,食飯……氣氛相對比較似去camp。啲阿sir都幾莫名其妙。」  這叫苦中作樂。「大家嘗試去……圍爐取暖囉。其實你都已被拉咗入嚟,起碼我哋未死先吖。」 我的經歷算什麼  被捕看似很不幸。但實情是6月以來,整場抗爭已有超過二千人被捕。說到底,王宗堯只是二千分一。  而他也一早想過被捕。這種心理準備,未必源於他做過什麼,而是因為明瞭自己身處什麼時代。五年前傘運,王宗堯被拍到頭戴工程帽現身龍和道,一夜間變成抗爭者心目中的「男神」。但在他眼中,當時抗爭風險畢竟較低,「前線同後面支援的人區分比較大,你可以在較安全的區域遊走,或者行去前線時會有心理準備,戴定充足的防禦用具。」  2019年當然無呢隻歌仔唱。「你發覺,無論喺咩地方,係唔係所謂示威區;無論你係咪示威者,還是純粹出來食花生;無論你做的是鬧警察、嗌口號、唱《願榮光歸香港》、派水、做 first aid、記者……係人都拉得囉。」他苦笑。「俾人拉,你會覺得唔出奇。」  最近王宗堯與相熟的黃之鋒、羅冠聰等談起被捕,也難免自嘲:「係呀係呀,我都被人拉咗。大家可以 checkbox 呢樣嘢……好似入咗嗰個俱樂部。」說這句話的時候,他臉上有笑容,又或從容。  從王宗堯身上,你不太找到一種「我被捕了」的悲情。  「唔知點解,我成日睇件事好似好無乜所謂咁…」他同意這一點。「我冇乜嗰種『我係受害者』的心態。」  他被捕獲釋後,有些「黃絲」讚他是「真男神」,王宗堯倒不覺得自己「神」在哪兒。「你話係咪為香港人做咗好多嘢、犧牲好多,我覺得唔係囉。」四個多月來,二千多人被捕,一些人了結生命,王宗堯覺得,自己所遭遇的根本微不足道,「今時今日起碼我未死先……我未被人虐打,或者未試過喺一些示威的地方、範圍被警察暴力對待先。或者我未被自殺先,我未被消失先。」  正如被扣留灣仔警署那36小時,王宗堯一直擔心的,不是囚室內自己的罪名,而是警署外手足們的安危。當日是戰況最激烈的10月1日。「你知道有一個好大的示威、全港遍地開花的活動,你會擔心出面的朋友,仲有幾多人被人拉,或者有無人受傷。」  正是那一天,中五男生曾志健在荃灣被警方近距離實彈射擊左胸重傷。同日晚上,重獲自由的王宗堯得知消息,不禁眼泛淚光。  「我知,就算我喺外面都阻止唔到呢啲嘢發生,但你成日會覺得,自己萬一仲喺外面,會可以做到啲嘢?」他說,這種無力感很大。  「藝人」王宗堯  王宗堯今年41歲,近年做過不少電影、電視劇男主角,上過不少雜誌封面,被捧成「男神」。 有趣的是,10月1日不少傳媒報道他被捕消息時,新聞標題都用上「藝人」二字--他不是「王宗堯」,而是「藝人王宗堯」。  為何要寫明?常理推斷有兩個可能。第一,因為大眾心目中,藝人因政治而被捕,非常罕見,特別有新聞性;第二,事主名氣不夠,單寫姓名未必人人認識--如果梁朝偉、周潤發被捕,名字前面會否寫明「藝人」?當然不。  又有些親中新聞專頁提到他被捕,下面大批留言奚落,當中最多人讚好的一條是:「好心啦,又唔係紅,個人以為自己男神。」  事實是,王宗堯從不覺得自己很特別。藝人不藝人,對他來說,並不重要。  「有些人會將自己係藝人或者公眾人物的身分放到好大,在鎂光燈下面好享受。」他不這樣想。「由以往都想做演員,多過想做其他嘢。」如果一個人自覺明星,被上門拘捕扣留上庭,也許是一件家醜不外傳的事;但若一心只想做個演員,可能會換個角度,像王宗堯一樣,向記者說出「入臭格可充實演員經驗」一類說話。  而且很理直氣壯。  「作為演員,有啲嘢你當然可以靠想像,但當有特別的經歷時,你會嘗試將自己擺喺個環境度,盡量去吸收。」他說。「食唔食嗰度啲飯,阿sir對你態度係點,放你喺多人囚室定獨立囚室,每一樣都係體驗。」  當年他主演的HKTV劇集《選戰》有一對白:「你會唔會陪我一直行落去?」而在王宗堯眼中,一個好演員,正正必須陪整個社會一直行下去。「呢個認知好緊要,如果唔係,你就係一個平行時空裡面生存的演員。你的任何作品、做緊既嘢,都係無重量的。」當然,對於那些默不作聲的娛樂圈大多數,作品的重量、裡面的靈魂,或者並不重要;他們更著緊的,或是老闆命令、內地市場的重量。  王宗堯則甚至坦言,自從反送中運動展開,他自覺是一名抗爭者,遠多於什麼藝人。正如過去四個月他的生活日常--頻頻落場補位、狂睇新聞直播,也跟一般香港人沒有兩樣。  不過既然幸地多了一個身份,或是些許名氣,究竟可以再做些什麼,對整場運動更有利?這是王宗堯日夜在想的事。  於是近月他幾乎每個 Instagram post都與反送中運動有關;於是諷刺中國人權問題的《衰仔樂園》,翻譯版結尾附上他以廣東話教讀不同反送中口號的片段:於是,他不時當義載司機「接放學」,「起碼佢哋(示威者)認得我,大家會比較安心。」  「紅又好,唔紅又好,你用你自己應該有的身分,應該有的代言權,去履行一些社會責任。」  上一次跟王宗堯傾談,是在近鵝頸橋的軒尼詩道上。那天是6月9日,一切的起點。  「藝人」在遊行隊伍裡總是特別受歡迎,王宗堯當然沒有例外--市民會跟你合照,記者蜂擁而上做訪問、拎bite,包括本人。  當日寒喧完畢,正要訪問之際,我們身後突然傳來叫喊聲。有示威者嘗試衝破警方防線,迫使開放軒尼詩道東行線。終於有個黑衣青年成功突破,其他遊行人士趁機衝出去。最初行人路上的市民還在觀望,而明明他們踏前兩步,就是馬路。半分鐘後愈來愈多人從西行線攀壆而上。  人多,便成了路。  採訪完這一幕,再回頭,王宗堯的所謂「藝人」身影卻已湮沒於抗爭者的浩瀚人海。  藝人不藝人,重要嗎?這場運動裡,Who cares?  「如果你有良知,相信這個時代需要一些改變,或者真係想光復呢個香港……哪怕到最後徒勞無功,起碼你都唔係默默接受咗呢個事實。」  這是王宗堯,一個香港抗爭者的心聲。30/10/2019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985民監署檔案1910235(非法政權非法作風  違法亂紀剝奪政民權)
民監署追究鄭月娥偽政公開出賣香港(政權民權)鐵證如下: ,政權[參選參政監督包括人才理念和責任義務]此稱政權。 ,民權[選舉監察檢控包抱守政守法及示威抗議]此稱民權。三,職責{操行職守符合行政和責任承擔及觀念正確}此曰稱職。此三項完善屬統治得體。否則涉反動政權或稱非法政府及偽政。今選舉主任蔡亮涉觸犯行政規程,構成鄭月娥特首屬為賣港魔政妖怪禍政的巫婆。
2019/10/29-11:12立場訊:黃之鋒終被 DQ 禁參選區議會 政府:支持選舉主任決定 無關政治審查、言論自由  政府新聞處今早發稿指,特區政府知悉區議會選舉的選舉主任已就所有候選人的提名作出決定,當中有一名候選人被選舉主任決定其提名為「無效」,香港眾志稍後證實秘書長黃之鋒今早 10 時 45 分收到選舉主任蔡亮通知參選提名無效。  黃之鋒表示強烈譴責政府進行政治篩選和審查,剝奪他的參選權利,反映選舉主任淪為思想警察。  政府發出的新聞稿稱,「民主自決」或支持香港獨立作為自決前途的選項來處理香港體制等,均不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在《基本法》下的憲制及法律地位,亦與國家對香港既定的基本方針政策相抵觸。  政府:無關政治審查、剝奪參選權  政府又指,擁護《基本法》是區議會議員的基本法律責任。鼓吹或推動「民主自決」或以任何形式提議獨立的人士不可能擁護《基本法》,因此不可能履行區議會議員的職責。  政府表示支持選舉主任決定,令區議會選舉能在符合《基本法》和其他適用法律下公開、公平、誠實地進行,與部分社會人士指稱的政治審查、限制言論自由或剝奪參選權無關。  黃之鋒在 9 月 28 日宣布參選南區「海怡西」選區,10月4日報名,由南區選舉主任馬周佩芬處理他的參選資格。黃之鋒在遞交提名後多次收到選舉主任的信件,要求他闡述其政治立場,惟直至提名期結束,黃之鋒的參選資格一直未得確認。到了 10 月 24 日,政府宣布馬周佩芬「因病休假」,由油尖旺選舉主任蔡亮兼任南區選舉主任。2019/10/29-9:28立場訊:是日「警謊」語錄(2019年10月28日)「呢個場係我哋嘅,唔係你哋嘅」這一句,充分反映了這幫警賊的心態。他們就是抱着陀地收錢睇場這種「幫會」精神來所謂「執法」。  幾個月來,這個「警謊」新聞發布會之目的,根本就不是要解答傳媒的問題,也不是要去就着一些公眾關注的事作出交代。其目標只是提供一個平台讓這些警察來文過飾非,為其胡作非為提供一些低水平的謊言,利用傳媒去傳遞警方的觀點,從而希望可以影響公眾。  幾個月下來,新聞界及與會的記者十分努力,提出了很多問題,但那一個問題警謊的發言人能夠提供一個較為令人信服的答案?對他們的種種胡作非為的指控及質疑,他們從來不會承認,還要不斷挑戰市民的常識,作出一些愚昧不堪的回應。到答無可答的時候,最多就是一句「不理想,有改善空間」,或者是否定記者所提出問題的意義,「這些只是小事」,「為什麼要糾纏」… 諸如此類 … 諸如此類。  他們對示威者的種種指控,有那一句不是更十倍適合用於警賊自身?他們就是恃着有「這個場」任佢哋講;再依恃他們有警棍有胡椒噴霧,「他們打你就是合理武力,任何人反抗就是襲警」這一種「肌肉邏輯」,可以利用這個場來大放厥詞!  幾個月下來,對警方執法時的種種不當做法,又對針對記者及傳媒的做法,記者們提出了各種質疑及要求,但有哪一項最終得到妥善處理?就算當場承諾了會跟進的,有幾多項最終有跟進過?那些問題只是周而復始地發生,而且不斷惡化,每一次都有一套歪理,每一次警察都沒有錯!幾個月下來,這一種「警謊記者會」最清晰的一個訊息,就是「警察從來不會錯、永遠不會錯」!  如果有關注一下其他訊息渠道的資料,就會知道應該用什麼態度來看待這一個「警謊記者會」,根本就再沒有多少人會認真重視他們講些什麼。其實,已經淪為一種笑料。當那位發言人說,7.21 那晚警察不是沒有出動去元朗站,「只是遲了 39 分鐘」,還不已經證明這幫警賊有幾不堪嗎?當 8.31 那晚警賊衝上地鐵車廂,隨意歐打市民,打完就走之後,他們竟然還夠膽面對這麼多傳媒說「只是針對少數暴徒」;當片段清楚影到一羣警賊把一個市民拖入後巷,拳打腳踢的時候,他們說「只是一個黃色物體」;當清楚看見水炮車停定、瞄準、再把水柱射向清真寺及閘外少數人士的時候,他們就說當時「別無選擇」;就算特首及一哥都道了歉,警賊都沒有錯,都是「無需追究」!這就是海盜邏輯,這就是山賊邏輯,這就是警賊邏輯!  大家仲未知咩事?這還不足以說明了這隊曾經號稱亞洲第一的香港警察,在威權體制之下,可以墮落得幾徹底。這也不斷警惕我們,對於權勢、對於權力機關,大家必須抱着警惕戒備之心,不能輕易相信他們,或者根本已經無需再相信他們。無論情況幾困難,無論他們今天依恃權勢,可以自我膨脹得幾離譜,又可以赤裸祼地表現得幾無恥,大家要繼續睜大眼看清楚他們的虛偽面目。  香港這個場不是他們這幫警賊的,香港人要團結起來,拒絕讓警幫及警賊搞壞香港這個屬於我們大家的場。

2019/10/28-11:49立場訊:高院頒令禁披露警資料 張達明指範圍闊構白色恐怖:嚴格而言政府電話簿已犯禁  高等法院日前批出臨時禁制令,禁止任何人披露警員及其家屬個人資料。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今早(28日)於電台節目上表示,禁制令涵蓋內容極闊,未有提供任何豁免或合理辯解條款,嚴格而言如果政府未獲相關警員同意,在政府電話簿上公開警員姓名、職位及電話號碼等亦屬違反禁制令內容。張達明明言,他對禁制令涵蓋範圍「好有保留」。  張達明認為,警方應交代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傳媒拍攝及報道警員身份時,是否應被視為已獲得警員同意發布,「可能你要問清楚一哥,你係咪同意我哋登你個名架?定係只可以叫你做警察、唔可以叫你做盧偉聰?」;如果教師在學校叫警察子女的姓名、或在校報刊登警察子女相片,「係咪全部要簽署同意書?」  張達明批評,禁制令內容太闊,公眾容易招來民事訴訟風險,「可能會告到破產」,「個白色恐怖係好大。」  張達明:「煩擾」不應構成民事責任  除禁止任何人非法及故意披露警員及其家屬個人資料,禁制令同時禁止任何人「恐嚇、騷擾、威脅、煩擾或干擾」任何警員及其家屬。張達明質疑,將「煩擾」納入禁制行為之列的做法不尋常,因煩擾在民事法上並不構成責任或索償基礎,「似乎超越咗我對一般民事禁制令索償基礎的理解。」  張達明解釋,法庭今次頒布的是民事禁制令,法庭一般不會主動追究違反禁制令的市民,要視乎原訴人,即律政司及警務處處長是否採取行動,而根據一般民事程序,原訴人須先將禁制令內容親自派遞予被告,而被告再犯,才算違反禁制令。  不過張達明指,法庭過往有案例列明,如果其他證據顯示被告必然知道禁制令內容,法庭可豁免親自派遞禁制令要求。張達明認為,就今次禁制令而言,傳媒、學者可能會被視為必然已知悉禁制令內容。  張達明又表示,他對法庭上周五即日開庭處理禁制令申請,及只依賴律政司及警方單方面陳詞作決定「有啲質疑」。張達明認為,法庭當初應邀請大律師公會,或委任「法庭之友」(amicus curiae)向法庭陳詞,提供相反意見讓法庭參考,其他持份者,如香港記者協會現階段亦可考慮介入案件,要求法庭在禁制令中加入「合理辯解」條款。29/10/2019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984民監署檔案1910234(邪永不勝正乃正氣常理 何妖也不例外受懲)
天地自然天然之理乃普世價值之源,不分正邪都不例外被規範化中;正常的常理是天理,是大自然法則!
2019/10/29 2:14被斥「操守引起關注」何君堯遭母校褫奪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英國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勛爵早前去信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Anglia Ruskin University),稱該校畢業生、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言行備受爭議,促請校方褫奪何君堯的名譽博士學位。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今日確認,由於何君堯獲頒學位後的操行引起愈來愈多關注,經調查後,大學已褫奪其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立場新聞》今晚向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查詢何君堯名譽博士學位事宜,該校回覆稱,獲榮譽學位的人必須為該校學生、校友、職員、社群樹立正面榜樣,但何君堯獲頒學位後的操守引起愈來愈多關注,經調查後,該校已褫奪其名譽博士學位。 不過何君堯在該校的網頁仍未被移除,上面仍寫上他是名譽法學博士。  何君堯被褫奪名譽博士學位消息,先由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Luke de Pulford 傳出,他於英國《The Spectator》雜誌網站撰文指,何已被褫奪名譽博士學位。Luke de Pulford 在twitter分享文章時稱,「香港人請表達你的謝意」,又標記「Stand with Hong Kong」。  英國上議院辯論香港局勢的議員奧爾頓勛爵早前去信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稱該校畢業生、本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劣迹斑斑,例如曾與7.21襲擊平民的黑社會人士握手道賀,又曾發表有關大屠殺、攻擊同性戀、攻擊女性及種族主義言論,促請校方褫奪何君堯的名譽博士學位。
2019/10/28-23:57立場訊:屯門警催淚彈射上民居 7 樓 走廊煙霧彌漫 目擊居民:好憤怒、點解用咁嘅方法?  今晚屯門防暴警察清場期間,於大興行動基地對出的良運路多次發射催淚彈,部分更向高處發射。網上廣傳短片顯示有催淚彈射入民居走廊,拍片的市民王先生向《立場新聞》證實,該處為兆軒苑逸生閣 7 樓。王先生指,當時與街坊在樓上一同罵警察擾民,豈料防警突然向民居方向射催淚彈,他居住的逸生閣 7 樓升降機大堂突然傳來爆炸聲,原來有一顆催淚彈正冒煙,王先生當時雙眼不舒服,需立即返回單位治理。他對警方做法表示憤怒。  居於兆軒苑逸生閣 7 樓的王先生向《立場新聞》指,今晚兆軒苑逸生閣及對面的寶怡花園不同樓層都有居民大罵樓下十字路口的防暴警察。到近十點半,有防暴警察向高處發射 2、3 枚催淚彈,有射上寶怡花園平台,亦有射上逸生閣 7 樓以上樓層。王先生續在沒有密封的走廊觀察,半分鐘後他身後的升降機口突然傳來「boom」的爆炸聲,原來有一枚催淚彈射上樓。王先生隨即拍片,顯示走廊煙霧彌漫。  王先生又指,當時數名街坊都在樓上,部分較年長,都因催淚煙而身體不適,隨即返回單位。王先生雙眼亦感到不適,要回寓所用生理鹽水治理。他對警方做法感到憤怒:「周遭都係民居,樓下都係著拖鞋的街坊,點解要用咁嘅方法?」  今晚數以百計市民於屯門警察大興行動基地旁的建生邨聚集,質疑警方亂試化學武器,危害市民健康。警其後施放多輪催淚彈清場,制服至少一人。
2019/10/28-23:57立場訊:【民間記者會】少數族裔親述抗爭經歷 巴裔少年見證警暴棄從警  由民主派人士承接路線的 10.20 九龍區大遊行中,九龍清真寺被警方以水炮車染藍。民間記者會今晚舉行第 21 次記招,主題為「暴政面前 不分族裔 憑藉良心 真香港人」,邀請多位少數族裔嘉賓分享參與反送中運動的經歷。發言人寄望,清真寺事件是港人關注少數族裔權益的開端,港人身分不是建立在種族膚色,而是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之上。  岑子杰被襲無被質疑 巴裔少年感謝港人  有巴基斯坦裔大專生Fire表示,過去曾經立志任職警察,但自從6.12見證警暴之後,令他打消任職警察的念頭,反而因此認同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而走上街頭,在抗爭現場從未因少數族裔身份被質疑,是真正的「we connected」。他稱在10.20遊行途經重慶大廈時,「聽到有人開咪大聲說『我哋都係香港人!都係香港一份子!』這句說話擺喺心入面好耐,終於有人講出嚟。」  不過在發生721元朗事件及岑子杰被襲一事時,他仍擔心被人用異樣眼光看待,他感謝理性的香港人︰「終於睇透咗,有問題的只是一班害群之馬,不是整個族裔。」同時他批評,警察針對少數族裔的「Racial profiling」一直存在,「試過一日查幾次身份證」,少數族裔除被歧視外,其案件亦經常得不到公平處理。  主動派水 與港人同行  印度裔棟篤笑藝人Vivek Mahbubani(阿V)憶述聽到岑子杰遇襲一事時「個心一沉」,聽到是南亞裔人施襲更心想「有冇搞錯」,因很多有心人都在為實現民族共融而努力,「只要一件負面嘅事就足以抵銷20件正面嘅事情」。事件觸發他和朋友10.20時到重慶大廈派水支持抗爭者,港人對派水行動及「重慶大廈感謝日」的正面反應,令他相信不同種族可以真正連繫,會繼續與香港人同行。阿V在表演時均堅持介紹自己「來自香港」,作為少數族裔,他會繼續幫助其他少數族裔了解這場運動,「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另外,有三名巴基斯坦裔專業界別人士,及一名尼泊爾裔人士因壓力未能親身出席,要由民間記者會代為發言。三名巴裔人士的聲明指,年輕一代普遍支持運動,見證警暴和過去種種不公平待遇令他們想參與抗爭,但因為外貌易認,他們的憂慮較多,只能繼續以翻譯及張貼文宣、派水等方式參與。尼泊爾裔人士的聲明指,抗爭時面對很多困難,包括缺乏被捕支援、法律權利等抗爭常識,少數族裔群體之間資訊不流通等,即使如此,他始終認為「良心」是做人的基本,希望港人將少數族裔當成普通香港人。  追求民主自由不分膚色  記者會發言人指,本地少數族裔一直面對制度不公,和政府的不友善對待,是社會上弱勢的一群,「南亞裔」之稱被濫用,亦是歧視的表現,但兩星期前少數族裔領袖探望被南亞人士襲擊的岑子杰、抗爭者協助清理被水砲車染藍的清真寺等,再次證明在追求民主自由的道路上不分膚色, 希望清真寺事件是港人對少數族裔關注的開端,港人身分是建立在普世價值認同之上。  有記者提到警方近日申請禁制令,禁止公眾查閱選民登記冊資料,發言人批評是警權無限擴大的開始,此舉並嚴重損害公眾知情權和新聞自由,令種票情況無法監管;發言人和多名嘉賓批評,警方指水砲車射中清真寺屬「誤中」是「講大話」,亦傾向不接受警方的道歉,認為沒有誠意;另外,在座少數族裔嘉賓認同,反送中運動喚起群體內的港人意識,日後將更關心區選等社區事務,更積極作出表態。

2019/10/28-11:15 林鄭下台,清算警察的日子快將來臨《金融時報》透露林鄭月娥將於明年3月下台,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照例否認,但結果有關新聞稿被下架,令外界更相信下台新聞屬實。林鄭 3 月下台,今後這半年的政局會起新變化,過去一直以為有政治大靠山就可亂嚟的「特區武警部隊」,小心睇路,清算日子快將來臨。  警介入政治非始於今日  回顧香港警察介入政治,並非始於今日,而是在梁振英上台後,2013 年發生的林慧思事件,警察工會開始站上政治前線。當時出現個別警員無視《警察通例》,參與政治集會,深水埗助理指揮官劉達強出席撐警集會發言,被投訴後警方竟然發表聲明,指集會並非《警察通例》規管的「政治活動」,又表示警隊管理層「完全明白前線警務人員在執行職務時受到粗言謾罵而感到的屈辱,相信不少巿民也會有所體會。」梁振英及林鄭事後更公開表態,認為警察出席集會並無問題。警察變公安始於2013。  梁振英、撐警 KOL、警察工會聯成一線  警察工會自始在政治上轉趨活躍,梁振英、撐警 KOL、警察工會已經聯成一線。他們最近集中火力攻擊中大校長段崇智,先由梁振英發炮,批評中大校長段崇智,指對方致師生及校友的公開信,只為個人解脫,是「縮骨」、「甩身」之舉。梁振英又指出,近年香港的大學學生會都是玩政治,但不是每間大學校長都是懂政治,反問段崇智有沒有入錯行。  梁之後輪到撐警輿論出手,最後四大警察工會聯手發表公開信,斥段崇智「開了一個很壞的先例」,令其他被捕學生及支持者必然繼續向其他大學校長施壓,並引用孔子的名言:「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要求段崇智慎之。  「散仔康樂會」林主席更加「出色」  我們所認知的特區警察文化水平,絕對不懂用孔子名言去寸中大校長,背後是有寫手捉刀。另一活躍介入政治是員佐級協會,又稱「散仔康樂會」,其林主席更加出色,集律政司、保安局長於一身,他以公開信批評警隊站在最前線,偏偏政府不作配合,他希望決策者早日面對現實、痛定思痛,認清突破目前形勢的各種所需,以強而有力的措施和行動配合止暴制亂。  結果,律政司及警務處處長聯手入稟高等法院,申請禁制令,禁止任何人士披露與警員「起底」有關的任何個人資料,據說目前正準備禁止傳媒查詢車牌、公司等調查報道手法。為符合林主席要求,律政司不惜損害香港新聞自由。  至於微博英雄葵涌警署劉澤基警長,力斥劉江華安排前線示威者與林鄭會面,出位表現絕對令人「讚嘆」。  查警是回復正常管治第一步  特區政府上至林鄭、張建宗、鄭若驊、李家超全部龜縮,失去了管治意志,中聯辦、梁振英、警察工會團夥勢力早已不將他們放眼內,於是四出為局勢加柴添火,唯恐這三個月來「止暴制亂」的亂局還未夠。為了緩和緊張局勢,林鄭對獨立調查改囗風、又指不會盲撐警察時,政治打手就立即出動攻擊林鄭。  但大家只要冷靜想想,香港要回復正常管治,第一步是甚麼?一定是獨立調查警察暴力。林鄭如果明年初下台,離任前她一定要為下任特首處理所有「蘇州屎」,以換取新特首管治空間。年底發表監警會報告書,就是為獨立調查的開始!  林鄭月娥已經成為香港史上最恥辱的特首,做了兩年半就被迫下台,新上台者不論是唐英年,還是陳德霖,相信不會愚蠢到仍然任由中聯辦、梁振英、林主席、劉警長「揸旗」指點江山?他們的管治能量及資本,就是靠撥亂反正,徹查警暴真相。(原刊蘋果日報)29/10/2019

2019年10月27日 星期日

983民監署檔案1910233(覺悟是人生的轉化 死亡是為人極端的爭扎)
香港政局淪喪都因如此產生, 根本責仟統治者橫行造成,實際是偽政賣港求榮的謀私利罪行。

2019/10/27-14:49立場訊:修補警民撕裂創傷 — 辨認強權支配的技巧,找到建立橫向關係的勇氣【文:斑馬的尾巴】香港反送中運動由六月走到今天,政治訴求固然是初心,但警察濫權濫暴的情況,卻成為了如今香港社會討論的主要話題--也許是失焦了,卻不得不提、不得不面對。警察常常自稱是採用適當武力執法,但問題是,何謂適當?何謂濫暴?回顧六月至今的多段警察執法影片,筆者在此大膽認為,最少有部分的香港武力執法人員的確濫暴了。他們在制服示威者後仍施以拳打腳踢、截至十月十八日為止共拘捕2603人卻只起訴467人、又有被捕人士出面指控曾在被捕後遭受性暴力等,都是濫暴濫捕的表現。  面對上述失控的局面,我們難免感到心疼無力,但停留在憤怒絕望中對解決問題於事無補。我們要問的是:可以如何改善警察濫暴的情況?  這篇文章,是寫給所有想了解及改善香港武力執法人員(主要是香港警察,但不排除有內地武警甚至是解放軍)心理的人。他們作為合法使用武力執法的人員,更要留意自己的心理狀況。唯有當警察不再因被情緒支配而做出濫權濫捕等不專業行為時,市民才能不再仇視以對,警民之間的撕裂才能修補。希望此文的分析及建議,能讓香港人對如何找到出路,帶來一絲希望或曙光。 一)警察(公安)角色的物化  要改善一件事物,必須先了解其根源。  任何制度秩序,均建基於人們生活的定型化(typification)1,此定型化更會使人們發展出一套行動模式。就好像中國傳統文化中,子女孝順父母長久以來被認為是天經地義,如此便賦予了子女這角色必須要孝順父母的「行動模式」的「定型化」。當「子女」及「父母」等角色經由語言及傳統得以客體化(objectification)時,原則上任何行動和其意義,均可以從活動者分離。即使行動的客觀意義具自我證同(identification)作用,行動者卻能以「角色」使自身與行動之間產生距離。這亦與馬克思思想中,資本主義下勞動階層的「異化」(alienation)--即工人與自身的生產活動、勞動目標、生產過程分離,從而自覺失去對自己所勞動控制的狀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而物化(reification)指將人類現象作為事物來了解、即以非人或超越人類角度的觀點來看人類現象。物化意謂人類會忘卻自己是人世的源處、也會將自身和世界的辯證關係於意識中漏遺。物化的世界可說是一個非人的世界(dehumanized world),人類在經驗世界時,會覺得在發生的都只是陌生的事實,自己幾乎無力控制。  物化可以被視為客體化過程的極度情況,而一旦客觀社會建立,物化現象也不遠已。角色的物化則指,人類的自我意識部份已在角色中客體化,而覺得一種無法規避的命運,個人亦藉此逃避責任。套用至現時香港警察的情況,他們常常自覺因職位的緣故,別無選擇,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二)策略:讓所有加害者一起承擔暴力責任  來自澳洲、已故敘事治療開創人Michael White,曾在治療曾暴力犯罪的男性時指出,「施暴男性不是權力技巧的始作俑者,也不是建構相關認同和性別觀念的人,他們是男性支配文化的共犯。」2 這個假設也指出,施暴男性是被招募至群體的新進成員,而身為新進成員,他們必須學習這種欺壓別人的存在方式。把這些施暴男性視為結構的共犯與成員,並不表示我們輕忽他們對別人施加的暴行;但事實是,全部男性均有責任。將個人的行動放置在集體文化中檢討的方法,是為大而觀之(going macro)。  雖然Michael White上述指的是男性文化,但我們不妨以警隊文化類比之。一名香港警察早前接受訪問時表示,他們在學堂中接受的訓練是,一旦警務處處長宣布某場合為「暴動」時,他們會視現場所有人均為暴徒,不會再推測此人是否可能有善意。而訓練中所教導應對暴動的模式乃「無差別」:「根據我們的 training,你企喺度,甚至跪喺度,都已經唔可以容許。你話呢個準則合唔合理,我唔識答。但我們別無選擇,必須咁樣做。」3 他們很容易因為角色的物化,而推卸掉自己作為濫暴者的責任。  Michael White認為,與曾經施暴的男性會談時,最好從「責任」的角度切入,承認自己應該為自己的暴行及其後果負責,其他責任則放在所有男性肩上。於是,曾經施暴的男性和其他男性一起負起責任。因此,如果有任何人有機會與警察就他們現時濫暴的行為進行心理介入時,我們首先可讓他們了解到,整個警隊均需要為現時警員情緒失控以致出現濫暴的局面負上責任。Michael White列出了以下的對話藍圖,可讓施暴男性察覺到文化脈絡和自身導致問題出現的責任:  1. 揭露強權支配的技巧和手段  「如果強權者想要支配弱者時,他們有甚麼選擇?可以用哪些技巧和手段取得強勢、壓逼別人?」把這些技巧和手段記錄下來。列出之前記錄下來的技巧和手段,讓施暴者評估自己參與的程度。  2. 指認出成為強權支配文化的共犯、夥伴和工具的經驗  鼓勵他們回顧自己的一生中,有哪些被收編的過程。「一開始你如何認識到這些施暴的手段?你看到了什麼?你何時第一次看見支配別人的技巧?你如何被吸收也採取類似的行動?」清楚表明他們並不是這些權力技巧和手段的始作俑者,幫他們創造一個空間,開始思考他們可能是支配文化的共犯或工具。  3. 揭露將濫暴合理化的結構、意義與態度  邀請他們繼續探索在文化脈絡中看過的、將施暴合理化的態度、但不說教。邀請他們回顧自己對警察優越和特權的觀察,讓他們有機會分辨、指出、分類和記錄這些態度和結構。鼓勵他們開始探索合理化自己施暴行為所運用的結構、意義與態度。  4. 為施暴關係中每個人以及每段關係的短期和長期後果,繪製圖表  一開始時,可用一般的觀點猜測虐待別人的後果,不用直接談到他們所犯下的施暴行為。大部分的施暴者會對暴力的後果輕描淡寫,然而若有一瞬間,他們表示施暴的後果很嚴重時,我們便可抓緊機會,進一步詢問他認為為何嚴重?除非他們體認到施暴的後果有其重要性,否則道歉於事無補。直至他能真正承認後果的重要性時,才有彌補創傷的可能。  5. 留意底線,指出獨特後果(unique outcome)  凡人皆有底線,一旦施暴者說出:「我絕不會這樣做時」,我們可以追問:「為什麼?為什麼不?你為什麼不會這樣做?」此時我們就可以回到第一步那張列出的強權支配技巧清單,問他:「為什麼不使用這些技巧? 為什麼?如果你知道另一個人會如此做時,你會怎樣看待?」如果他未曾成為某策略的共犯,表示他的某些價值觀不符合強權支配文化,這些立場是他獨特價值觀的後果,是進入生命其他發展可能性的起點。  6. 更豐富地描述其他生命故事與範疇  以上步驟都是在解構強權支配文化論述,從這裏開始,我們可根據上一步的獨特後果及底線,發展施暴行為以外的認同故事和生命範疇、以其他豐富的生命故事情節取代施暴情節。我們可強調施暴者珍惜這不符合施暴行為的態度或手段。他們一定有所珍視的過去,以及一些與暴力無關的關係。我們可以繼續追尋他認為有價值的過去,這些不同的價值觀會符合其他的信念或想法、其他的人生夢想或目標,從而發現出其他的生命故事與認同。他從而可以強烈批判自己的施暴和剝削行為,開始發展出和別人及世界不同的關係。  7. 討論補償方式,盡力修補  當有了其他立足點時,就可以開始討論繼續前進的方法。他們可開始計劃一些和以往不同的應對模式,及預測其他人的反應,盡量為任何變化作心理準備。  總括而言,我們不將暴力視為心理病態,而是和強權支配文化有關的現象。這個觀察減輕了個人面對暴力行為的責任--讓所有警察一起承擔,而不是讓一個人承擔。如有機會,我們更可邀請有類似經驗的人作出分享(是為「局外見證人」outsider witnesses),協助揭露強權支配文化中的施暴行為,也協助仍在困局中的人發展其他生命故事與認同。  三)香港警察(公安),願你們找到建立橫向關係的勇氣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指出,自卑感(inferiority feeling)是所有人類努力的來源、及決定我們行為的力量。 個體不斷的前進成長,並且藉由嘗試去補償自卑感而發展;我們被克服自卑感的需求所驅使著,並努力提升自發展的更高層次。而「優越感的追求」(striving for superiority)則指朝向完美的驅力,即使我們自己完全或完整。4綜合其「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community interest)理論,他認為真正能解決問題的「優越感的追求」,應是傾向為所有人謀福祉的、與他人合作的。當我們謀求「社會興趣」時,應將共同體的概念擴展至無限大--把所有人當作夥伴。  精神科醫師Lydia Sicher基於阿德勒上述的理論,提出「優越感的追求」可分為兩種--「縱向移動」(Vertical movement)與「橫向移動」(Horizontal movement)。5「縱向移動」可被理解為個體只謀求個人聲望或地位的利己提升;「橫向移動」則可被理解為謀求提升社會整體利益,以解決問題為本。若每人均只追求「縱向移動」即個人權益,最終會導致寡頭壟斷、終極退縮及社會不和諧等惡果;而「橫向移動」則是較正面的認為人人平等,人人均有解決問題的目標,及透過合作解決目標。  近年一本很受歡迎的大眾心理學書藉--《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進一步將「縱向移動」及「橫向移動」概念換置成「縱向關係」及「橫向關係」。6任何想要操控他人的、由上而下的都是「縱向關係」,所謂的「自卑感」也是從「縱向關係」產生的意識;「橫向關係」則指「生而為人,人人平等」的關係,雖然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我們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  當我們能建立「橫向關係」時,即你的世界不再只局限於某一兩個小的「共同體」,如此你的歸屬感也不會只局限於某一兩個小的「共同體」上--此心安處是吾鄉。套用至香港警察的身上,請他們一定要記得,除了警隊以外,他們還有更大更廣闊的世界,我們都是香港的一份子、我們都是這世界的一份子。  該書還指出,要建立縱向還是橫向關係,是屬於生活型態的問題。人類還沒有厲害都可以臨機應變,自由切換自己的生活型態,因此,一個人與任何人的人際關係只能全是「縱向關係」或全是「橫向關係」。紀律部隊的訓練,要求下屬無條件服從長官的命令;人在此環境下久了、「縱向關係」成為他生活的主軸時,他對待任何其他人時也很容易陷入「縱向關係」中。有人可能會認為和上司建立「縱向關係」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好像在反抗上司的命令,同理他們也不會容許權力在他們之下的人反抗其命令。但「橫向關係」指的其實是,在意識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該堅持的地方就堅持,坦坦蕩蕩不退縮。其實不要想太多想太複雜,只要由光明正大地主張自己的想法開始就可以了。  香港武力執法人員們,願你們都能找到建立橫向關係的勇氣,及免於屈服不合理上司命令恐懼的自由。27/10/2019
新增說明文字

982民監署檔案1910232(偽政橫行民不聊生 社會不公司法舞弊中  政制法律不存公義 何來安邦定國穩政局)聖賢治國由民守法衛疆戈  流氓統政地痞坐衙朝綱亂
鄭月娥賣港禍國殃港害民,事實證據有五:一驕傲行政(以賣港求榮心態勾國賊誘赤匪鬥港民)。二自廢職責(引國匪侵犯港府政權民權行政財政及自治地位)。三毀滅港政(就政改法治基本法監督主權甚至行政責任完全淪喪)。四無道行為(無能無德無良無恥)。五賤格耍賴(諾無信行為不義不忠不責)。罪證確鑿報應待時!
2019/10/26-20:08立場訊:高鐵水馬的驚人啟示  近日經過高鐵站,都會見到圍起了高高的水馬。但同樣是港鐵重地的紅磡站、機鐵站等,卻不見這等守衛森嚴。我不禁想起有次港鐵內部任職的朋友,談起禮拜日仍要當值的原因:「高鐵站內有一地兩檢,萬一示威者衝破防線進入中方司法區,香港警察無權入內執法,就真係要出解放軍。」  守衛之所以深嚴,就是要防犯於未然。  這不禁令我想起一個問題:「如果示威者真的大規模衝入一地兩檢區的話,政府及中方到底有何對應措施?」這個問題不容易答。  解放軍自然是個選項,但中方自始至今依然對解放軍的使用很避重就輕,而且萬一示威者入內卻奇蹟地無暴力場面,中方動用軍隊絕對會惹來國際社會嘩然。這個選項明顯不理想。  香港警察呢?如果中方容許特區的執法者可以在一地兩檢區域行使執法權,就根本不需要一地兩檢這個獨特制度。所以可以全面否定這個可能。  至於中方的執法人員呢?一地兩檢內當然有一定數量的執法人員應付日常的工作,但數目絕對不足以應付大規模、牽涉數以千計的示威者突入。假如中方需要增援的話,最快捷的方式是在邊境以外坐高鐵調派過來,由召集,上裝備,啟程,到到達九龍機鐵站,為時也需要一個多小時以上。由此可見依賴境外的中方執法人員增援也不是香港如今局勢動盪的最佳選項。  保安從來是百密不疏的事,對每個可能出現的情況都要有恰當對策。我認為中港兩方可能在反佔中運動開始時,甚至遠在商討一地兩檢之時,就已經擬定好應對方案,而且這個方案必然有規有矩有法律基礎。  綜合各種蛛絲馬跡,筆者終於在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透露特首可依「公安條例」委任其他執法部隊的自願者當「特務警察」來減輕警方的工作負擔的時候想通,得出唯一的結論:  「特務警察早已存在於香港。」  根據香港法例第 245 章 《公安條例》 第 40 條:「行政長官可隨時藉命令授權警務處處長,以書面方式委任任何願意擔任特務警察的人為特務警察,任期由行政長官在該命令中指明。」  獲委任的人可以是「任何人」,即包括非本地公民。  所以筆者深信,這批特務警察正是中國武警或公安,獲特首預先授權、香港警務處長所委任。原先他們委任的目的是處理一地兩檢區突發的群眾事件。他們平常以特務警察的身份在香港執勤,但一旦一地兩檢區出現需要他們出動的情況的話,他們就可以直接入內執法。  如假包換「彈出」係公安武警,「彈入」係香港特務警察。  這就可以完美解釋為何坊間屢屢傳出有公安混在警隊當中、為何市民多次錄得有口帶濃烈口音普通話的防暴隊員執行職務、為何大批防暴出動時俱不展示警察編號、為何警方堅持拒絕獨立調查。  因為特務警察早已存於警隊當中。  其實筆者深明作為一個殖民地,有法例賦予港督委任「特務警察」的實際需要。這讓地區政府,尤其是殖民初期,警隊人數不夠,無力處理突發群眾事件時可以隨時調派軍人,甚至是委任海外抽調到來的其他軍人或執法人員可以有合法權力去維持治安。回歸之後,這個權力也成為解決類似一地兩檢這種棘手問題提供了法律基礎。  看來「特務警察」的存在已經是必然的事了,延伸開去有什麼其他可以推論呢?  至於「特務警察」由何時開始在香港存在?筆者不敢武斷說回歸後已出現,但常態化、有組織地進駐香港的警隊的話,我相信是佔中之後。起碼那個時候,防暴警察仍然展示其警員編號。  筆者甚至估計政府可能已經認真考慮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需要面對委員會有權力查出這方面的事實。所以安排了湯家驊放風,探測社會對「特務警察」的反應,同時也作期望管理,為調查公佈特務警察的存在而鋪路。  但最大的問題是,如今這個權力並無任何制約,也毫不透明。筆者有理由相信這個安排是港府的最高機密。萬一立法會要求保安局局長或警務處長提供「特務警察」的資料,會出現什麼情況?他們會承認然後提供最基本的資料,例如大約人數嗎?還是會斷然拒絕作答?
2019/10/26-12:25立場訊:新選舉主任去信再查問政治主張 黃之鋒:政府愈拖延選民愈感選舉不公  前日(10月24日)選管委突然宣佈南區海怡西原選舉主任周佩芬因病休假,職位需由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蔡亮兼任。報名參加海怡西區議會選舉、至今唯一未被確認候選人資格的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今日第三度收到選舉主任來信查問政治立場,信中要求他就去年的一篇新聞報導作回應,黃之鋒對做法感難以理解︰「如今連新聞報導的回應也要作闡述,豈不是要答到沒完沒了?」  要求回應新聞報道 黃之鋒轟故意拖延  出戰海怡西的黃之鋒遲遲未被確認候選資格,他兩度回答選舉主任提問後,昨晚再收到新海怡西選舉主任蔡亮發信,第三度查問其政治主張。信中包括引述去年 10 月 2 日《am730》一篇新聞報導,要求黃之鋒作出回應,問他報導中內容和過去香港眾志提出的民主自決理念,是否包括提倡和支持香港獨立是自決前途的選項之一。  相關的報導文章中刊登了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的言論,譚希望現屆政府可在任期內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被問到若於網上分享香港民族黨的社交網站,是否等同支援有關組織,譚耀宗說,如有擔心最好不要做,又認為「自決」這類字眼有港獨含意,任何團體都不應該使用。當時黃之鋒批評,譚耀宗的講法是上綱上線,強調香港眾志不會改變民主自決的綱領,對港獨及有關主權的取態亦不會改變。  黃之鋒表示對選舉主任的做法感到難以理解,認為在過去兩週,選舉主任頂多只會引述其文章和眾志聲明,如今連與其有關的新聞報導都要作闡述,反問是否要答到沒完沒了。他質疑這是新選舉主任借故拖延,背後是因港府和北京「未傾掂數」,迫不得已出此下策。  黃之鋒認為政府愈是拖延,選民只會愈感選舉不公,更支持捍衛制度公義的候選人。  此外,信中還問到,香港眾志在 2016 年 6 月 27 日發布的題為「民主自決此際起航 我們的自決運動路線圖」中,當中提及即使香港眾志不支持港獨,公投項目中仍應包含獨立選項,才能解決香港體制的認受性爭議,選舉主任問黃之鋒此言論是否包括提倡和支持香港獨立是自決前途的選項之一。  選舉主任又追問黃之鋒過去兩次的回覆中提到,他與香港眾志之間如有取態上分歧,請確認他是否不再認同香港眾志提倡的民主自決綱領;以及,是否同意區議會選舉獲提名人在符合《區議會條例》中擁護《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要求下,不論何種情況均不應將香港獨立作為民主自決的一個選項。  海怡西押後抽籤  選管會已於 10 月 24 日進行候選人抽籤程序,決定候選人在選票上的排列次序。但由於南區海怡西選區尚有一份提名表格在處理中,選管委表示,當區的選舉主任會於稍後另行安排為該選區進行抽籤。全港 452 個選區當中,海怡西是唯一未進行候選人編號抽籤的選區。

2019/10/25-13:20立場訊:律政司警務處長入稟 獲高院頒臨時禁令 禁披露警員及家人個人資料 (報道在下午 4 時 19 分更新:補充高院批出臨時禁制令,禁止披露警員及家人「起底」資料,時效直至下月8日。)律政司及警務處處長今入稟高等法院,申請禁制令,禁止任何人士披露與警員「起底」有關的任何個人資料,包括警員及其家人的姓名,職位、住址、社交網絡帳戶名稱、車牌號碼及家人相片等,並要求被告人採用所有必要方式,撤回所有已被披露的警員個人資料。高等法院今緊急開庭,並閉門處理臨時禁制令事宜。申請方律師於庭外透露,高院批出臨時禁制令,時效直至下月8日,臨時禁制令又加入不得披露警員兄弟姊妹及父母的個人資料。  律政司副民事法律專員李錦耀於庭外表示,由於今年6月起有人在網上廣泛發佈警員的姓名、身分證號碼,照片等個人資料,同時警員子女及其就讀學校和班級等亦被公開,令警員受到不同程度的滋擾及恐嚇,其中一些行為更涉及刑事成份,有警員家屬在工作地點受到滋擾及收到恐嚇信件,相關行為對警員工作構成妨礙之餘,亦令警員家屬十分擔心自己的個人安全及受到心理困擾。故此律政司司長以利益守護人身份,及警務處處長以警員代表身份,入稟法院作出相關申請。  記者又追問傳媒報導警員資料,會否獲得豁免,但李並無回應。而參與聆訊的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巴裔警司莫俊傑,則表示禁制令是針對非法的「起底」行為,認為傳媒報導不受影響。 兩名原告分別為律政司及代表所有警員(包括輔警)的警務處處長,被告則為非法披露或使用警員個人資料的人士。  原告於入稟狀中,鑑於被告針對警員的起底行為,要求法庭頒布禁制令,禁止被告人在未經同意下,向其他人披露、使用、發佈及互通任何警員及其家人,包括其配偶及子女的個人資料。  相關個人資料包括但不限於姓名、職位、住址、辦公室地址、學校地址、電郵地址、生日日期、電話號碼、身分證號碼或其他可辨認身份的文件、Facebook帳戶、Instagram帳戶、車牌號碼、任何警員及其家人照片等。  原訴方又申請禁止任何人恐嚇、滋擾、威脅警員及其家人,且不可唆使或煽動其他人作出相關行為。原訴人另申請法庭頒令,要求被告人採取所有必要措施,撤回所有已被披露或引用的所有警員的個人資料。26/10/2019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981民監署檔案1910231(港人守港政天經地義 捍衛港土文化更可能  為香港將來奮發圖強 必須各盡所能作貢獻)赤膽忠心拯救香港  自然理義天然常識
民監署證:特區偽政涉實出賣港府政權民權及基本法,其理:一沒有雙普選;二,行政由國治;三,法律政制廢。
2019年10月25日下午6:30香港電台-港聞 英上議院通過涉港動議 特區指對方不應干預本港事務 英國國會上議院通過無約束力動議,呼籲英聯邦國家給予香港居民第二公民身分,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外國議會不應以任何形式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內部事務。  政府發言人說,《中英聯合聲明》所載國家,對香港各項基本方針政策,經已落實並體現於《基本法》,在《基本法》中予以規定,自回歸以來,香港一直嚴格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充分體現一國兩制得到全面和成功落實,一國兩制屬於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以及市民安居樂業的最佳安排,特區政府會繼續堅定不移,按照《基本法》落實一國兩制。  政府表示,保障人權和自由屬於特區政府的憲制責任,《香港人權法案條例》及其他法律也充分保障香港的人權及自由,《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的有關規定,亦繼續有效,特區政府十分重視人權和自由,亦必定全力維護。
2019年10月25日上午6:56彭斯稱與港人同一陣線受和平示威啓發【Now新聞台】美國副總統彭斯發表對華政策演說,期間多次提到香港,他形容香港是活生生的例子,展現中國擁抱自由後的模樣,又稱與近月過百萬示威捍衛權利的港人同一陣線。  彭斯批評中國正建立世上前所未見的監控國家,亦持續縱容竊取智識產權行為,但重申美國並非要抗衡中國,而是尋求公平競爭,開放市場同公平貿易,美方正向中方伸出友誼之手,希望中方亦以真誠而非空話及以尊重來回應。
2019/10/24-22:11立場訊:清真寺事件,又一次宣判香港警隊死亡 上周日(20日),香港警方在處理「反送中」示威期間出動水炮用藍色化學液體兩度射中尖沙咀清真寺,以及其後的錯亂反應,讓大家一次過目睹香港警隊的全面衰敗,這支曾被譽為亞洲最佳的紀律部隊,早已壽終正寢。  其中最大逆不道的是知法犯法。根據警方呈交立法會的文件,水炮車的用途限於驅散使用暴力衝擊的示威者,或制止嚴重危害公共安全或公共秩序的行為,並在示威人士和警方之間製造安全距離,減少兩者衝突的機會。  但反觀周日警方出動水炮車時的情況,清真寺門口的行人路上,只見五、六人在閒談,他們沒穿黑衣,沒有武器,沒有動作,附近亦沒有示威者,完全沒有威脅公共安全或公共秩序,警方根本沒有驅散途人的需要。可見發射水炮乃違規操作,亦即非法行動,是肆意濫用警力傷害幾位途人,跟8月31日「8.31太子站襲擊事件」中,速龍部隊在太子地鐵車廂無差別毆打市民的性質類似,只是規模不同。  同樣離譜的是,水炮車的任意操作亦完全違反其使用指引。警方的文件列明,噴射水柱前需要先作出警告,示意行將採用水炮驅散人群,並讓有關人士有機會遵守警方的指令和平散去。細看現場錄像,水炮車當時停定瞄準,警告説話還未讀完,便定向發射,然後再瞄準再發射,意圖清楚不過,就是刻意選擇以最嚴厲手段(混入化學濟的顏色水)對付幾位途人,全無合理原因,既傷及無辜,更罔顧玷污清真寺的後果。  由始至終,警方首先不該動用水炮對付五、六位在街邊閒談的市民,而即使動用,也不該警告未完,途人還未動身離開,便發射強力水柱。如今兩個不該都做足了,就等於濫用暴力,非法傷人。 面對連串錯誤及由此造成的損害,警方理該承認過失、認真道歉,同時立案調查原因,追究責任並處分犯錯者,才能修補事件、平息民憤。離奇的是,警方只道歉不認錯,堅持噴射水炮是要保護清真寺,目的是驅散人群,只不過水柱不幸射中清真寺門口。 這種橫蠻說法,擺明是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丶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到清真寺道歉,心不服口也不服。上司在努力修補關係,下屬卻嗤之以鼻,公然砌詞狡辯,拒不認錯。荒謬的地方更在於,警方所言全屬虛構,明明是瞄準、定向、發射,射中清真寺又怎會是意外、不幸、誤中而已?清真寺門口沒有人群,更沒有示威的人群,真不知水炮車在驅散甚麼?更何況,那五、六位市民不但毫無犯罪行為,不少人更是為保護清真寺而來,難道警方是通過傷害保護清真寺的市民,甚至連七十三歲長者也不放過,以達到保護清真寺的目的?當謊話和歪理可以傾盆而出,警方還有甚麼道理好講?  眼下的警隊高層,敢於睜大眼、講大話死撐違法亂紀的卑鄙行徑,為下屬護短,也敢於給特首、警務處處長打臉,不屑上司認衰,兩者不外是病徵,反映警隊有違常理、顛覆公義、不畏上司,正走向為所欲為的獨立王國。慣性護短已成新常態,不用調查不用問話,犯錯者通通過關。10月1日盧偉聰親自示範,警員向十八歲抗爭者心口開槍後,未經調查,幾小時後盧偉聰已表明開槍者別無選擇,只是沒料到他的手下今次照辦煮碗,給他打臉,完全抵消他和林鄭道歉的誠意。 在由北京定調的「止暴制亂」大旗下,警方覺得自己永遠正確,錯的永遠是其他人。在他們眼中,示威者是「曱甴」、記者是「黑記」、醫院醫生護士是「阻頭阻勢」、現場急救義工和街坊都是示威者假扮、調解員、社工、商場保安都是阻差辦公,也只是沒料到,今次特首和處長帶頭道歉,林鄭最近還說不會盲撐警隊,這在警隊看來,那顯然是冒犯甚至是出賣警隊了。  一次清真寺事件,已將警隊的違法亂紀、謊話連篇、滿口歪理、互相包庇、恃寵生嬌、欺下犯上、自把自為等等敗行盡露人前。這樣的警隊已成脱韁之馬、公害之源,警隊不及時解散、重組,又如何安市民之心呢?

2019/10/24-21:13立場訊:區議會選舉簡介會爆示威 提前腰斬  區議會選舉候選人簡介會,晚上在機場博覽館舉行,以選舉代理人身份到場的黃之鋒,以及梁國雄和曾建成等人在場示威,簡介會最終提前腰斬。事後黃之鋒指,事件反映馮驊害怕面對候選人,他只是要求馮驊交代,在確認他提名過程有多大參與,是否事前已知道負責他提名資格的選舉主任馬周佩芬休假要換人,「與其問點解頭先會出現示威,更重要問嘅係,點解今時今日香港嘅公平選舉,連一個人報完名,去到簡介會當日都唔知道自己合資格定唔合資格」。  簡介會晚上8時開始,至今唯一未獲確認提名有效的黃之鋒,以選舉代理人身份到場,選管會主席馮驊上台後不久,梁國雄和曾建成等起立示威,並高呼「我們都是黃之鋒」等口號,簡介會隨即暫停,馮驊在保安護送下離場,黃之鋒一度嘗試跨過圍欄衝向馮驊,但被保安阻止並抬到場邊,但無被逐離場,期間在場民主派參選人和代理人不時高呼「反對政治篩選」聲援黃之鋒。  之後警方進場戒備,約20分鐘後馮驊再之上台,但一開始開場白,現場再有人喝倒彩,黃之鋒等再次在場內舉標語抗議,最終在簡介會開始約40分鐘後腰斬.有人取出寫有「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的旗並叫口號。25/10/2019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980民監署檔案1910230(行政必須光明正大 職責與任務不得相違逆  履行公義理所當然 坦誠面對為官應份履行)大是大非有法可依  實事求是執政基本
基本法有規民選制度, 不得違法亂紀及破壞文明選舉的準則。舉文明民監署證有關案例有違職責,以郵件可證選舉委員會周佩芬故意失職涉違背就職誓諾。選舉委員會必須承擔責任即刻作出有效的妥善處理,否則形成政治歪風,屬實違法行為!
投訴現時選舉功能組別中欠缺一個獨立監察選舉的組別 (檔案編號:2-5836668485)tellme@1823.gov.hk10月21日 週一上午9:15寄給我「黃先生:主旨:投訴現時選舉功能組別中欠缺一個獨立監察選舉的組別 (檔案編號:2-5836668485)就你於2019年10月15日的個案,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的回覆如下:「根據《選舉管理委員會條例》(第541章) ,進行及監督公共選舉,並根據法例賦予的權力及職能,作出及採取其認為適當的安排和步驟,如訂立規例,以確保有關選舉的過程是公開、誠實及公平地進行,是選舉管理委員會 ("選管會") 的法定職能。選管會是在1997年根據《選舉管理委員會條例》成立,是一個獨立、公正和非政治性的組織 。選管會共有三位成員:除了進行及監督公共選舉的法定職能外,選管會的職權範圍亦包括考慮或檢討立法會地方選區及區議會選區的分界;進行和監督選舉委員會的組成過程;監督選民登記及有關的推廣活動;以及向行政長官報告任何有關選舉及選舉委員會組成的過程的事宜。有關閣下就新增一個獨立監察選舉的功能界別的意見,我們會備案作參考。」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與我們的職員聯絡。1823客戶服務主任吳偉立謹覆2019年10月21日電話:1823傳真: 2760 1823 電郵: tellme@1823.gov.hk 服務聲明: www.1823.gov.hk/di.shtm
2019/10/24-12:27立場訊:赴南區民政署求見選舉主任不果 黃之鋒:煩惱緊編織莫須有罪名 DQ 我?  2019 年區議會候選人簡介會今晚舉行,惟港島南區海怡西選區參選人黃之鋒至今仍未獲確認有效報名。黃之鋒今早親赴南區民政署,要求與負責的選舉主任馬周佩芬見面。他引述署方指該名人員不在辦公室內,故質疑馬周佩芬「煩惱緊編織莫須有罪名DQ我?」  今早 11 點半左右,黃之鋒親赴南區民政署,要求與負責的選舉主任馬周佩芬見面不果。辦公時間內,選舉主任不在南區民政署。黃之鋒質疑馬周佩芬是否「刻意休假」,還是「煩惱緊編織莫須有罪名DQ我?」  事後,黃之鋒即場會見傳媒交代,指候選人簡介會今晚舉行,但至今報名仍未獲確認,情況「匪夷所思」。對手新民黨陳家珮早已獲確認,而選舉主任遲遲未確認自己報名,他認為做法間接令陳家珮獲得較長的宣傳時間,已經有構成「不公平選舉」之嫌。  黃之鋒續稱,自上周四回覆選舉主任馬周佩芬提問之後,一直未獲對方回覆或追問。他相信,上周四的回覆具備整全的法律觀點,惟選舉主任過去一周「已讀不回」,讓他質疑北京和香港政府是否下達了「硬命令」,阻止他參選。
2019/10/23-18:05立場訊:香港社運 NewPower — 看抗暴運動中的新形式  反送中運動發展至今逾三個月,展現了社會運動的全新形態,令人眼前一亮。之所以是「新」,不單單是新科技的應用,更代表著一股席捲全球的新力量(NewPower),正在香港掀起一場鉅大變革。  新力量全球興起  於去年出版的專著《新力量》 (NewPower)一書,仔細地剖析了這股「新力量」所推動的全球風潮。兩位作者指出,新力量模式經已成為世界不可忽視的主導力量,影響遍及商業經營(如Airbnb及Uber)、社會公益活動(如冰桶挑戰)、選舉運動(由奧巴馬到特朗普的選舉工程)以至社會運動(如 #Metoo)等不同範疇。不論在什麼領域,新力量均能成功突圍而出,影響力可謂無遠弗屆。  新舊力量大不同  新力量與舊力量有何不同?在舊力量模式,群眾的角色往往只是被動地「消費」和「遵從指示」,而新力量則把「大眾的合作和參與」放在首位。兩位作者形容,舊力量可比喻為貨幣,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上,較為封閉,強調此消彼長的競爭關係;而新力量則好比流水,形態不是固定不變,鼓勵參與、開放和合作。  無大台有平台   回看今次反送中運動,經常強調「無大台」的特性,沒有一個單一的團體或組織擔當領導。以 NewPower 的概念來看,就是「無大台」,但有「平台」。以往的「大台」消失了,由一個更開放和透明度高的「平台」取替。例如「連登」作為運動參加者的共同平台,其角色便相當明顯。  在連登,參加者不單可以交換資訊、交流意見和討論策略,更可釐訂共同方針。例如,連登討論區會透過給予正評或負評,決定話題能否變成「熱門」,這變相成為凝聚共識的機制。這種決策模式有別於團體的運作,決策權並非掌握在少數領導人手上,而是由平台的參與者共同分享。  參與門檻由低至高悉隨尊便  反送中運動體現 NewPower 的另一特點,就是降低參與門檻,讓群眾逐步增加投入。參與者最初由低成本的網上聯署開始,然後逐步增加參與程度,由遊行、落區街站、籌款、不合作運動、罷工罷課,甚至化身勇武派走上前線。在 Telegram 的平台下,更設立了不同工作組,包括文宣組、物資組、戰略組、起底組等等,每個人可按自己的專長和興趣,因應自己方便的時間,選擇參與方式。這些自發的工作組,實際分擔了原本由「大台」包辦的不同職能,互相補位。  行動概念易於連結和擴展  舊力量模式很在意參加者對特定團體或領袖的認同感,但 NewPower 則不滿足於此。NewPower 在乎的,不只要獲取參加者的認同,更希望藉著他們協助傳播,將概念連結更多社群和受眾。因此,NewPower 的概念往往可易於傳遞和擴散。例如反送中運動的「Bewater」,不單只可形容行動方式要快閃,更可提升至行動策略應該要具彈性和行動方式要多樣化。至於「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則克服了參加者以往容易分化的毛病,強調各人有不同崗位,應該互相尊重和理解,減少內耗。  不過,兩位作者也提醒,NewPower 由於強調流動性、開放和去中心化,也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缺點。例如,當運動持續下去,如何結合新和舊的兩股力量,在職場和社區形成更持久、更具生命力的社會運動,將會是香港社運能否成功轉型的關鍵所在。24/10/2019
新增說明文字

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

979民監署檔案1910229(社會棟樑是青年少年是我們將來的希望)
2019/10/22-22:10立場訊:三學生涉刑毀被捕 林百欣中學:不會隨意開除學籍  昨日是元朗721襲擊事件發生三個月,有市民在多區港鐵站靜坐,期間三名仁濟醫院林百欣中學學生,於荃灣港鐵站出口附近被捕。今日該校發稿回應事件,指三人仍被警方扣查,承諾不會隨意開除學生學籍,「學校是教育的地方,我們應該教育同學,指導他們,引導他們走上人生的正途」。  林百欣中學今日發新聞稿,指校方昨晚9時獲悉三位同學在荃灣港鐵站涉嫌刑事毀壞被捕,校方第一時間聯絡家長,及後校長曹達明、副校長、幾位老師和社工前往荃灣警署了解及提供協助,當時已有律師為同學提供支援。在家長要求下三人均送院檢查,至今三人仍被警方扣查。  新聞稿指,校長十分關心同學的狀況,將繼續與家長保持聯絡,密切留意事態發展及向學生提供支援,「本校不會隨意開除學生的學籍,學校是教育的地方,我們應該教育同學,指導他們,引導他們走上人生的正途。」另外學校已啟動「危機處理小組」,輔導有需要同學。  校方指,體諒和明白年輕人對時局的關心,「但是我們非常重視同學的安全,期望同學切勿參與可能出現混亂、危險或違法的活動」。  今日較早前林百欣中學校友發表聲明,指高度關注昨日學生被捕事件,感謝校方得悉事件後迅速應對,前往荃灣警署了解。校友聲明亦要求曹達明嚴正要求警方公平公正對待涉事學生,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及權利,並承諾不會開除涉案學生學籍。2019/10/22-20:45立場訊:香港人處於改變命運的最佳時機 9月13日中秋夜,有市民發起「和你拖上獅子山」活動,由樂富港鐵站手牽手連成人鏈至獅子山頂,更有人在山頂上高舉「FREE HK」燈牌。反送中數月,黑警暴力不斷升級,前線勇武派遭遇空前未有的犧牲,有一些和理非也開始心灰意冷,形勢膠著,政治詭異,看不到前景。但冷靜想一下,香港人如果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們正處在千載難逢的有利時機。  首先,我們從來沒有這樣團結過,從來沒有這麼廣泛的覺醒,數百萬人同時站出來,而且不管中間發生多少挫折,遭遇多少打擊,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割蓆,沒有喪失鬥志。這當然是長期的壓抑造成的,但也顯示香港人高度的政治和人文素質,這種素質甚至已經感染了世界上所有愛好民主自由的人民和政府。  這就是我們的底氣。我們憑內心的良知和公義的訴求,達到高度的思想統一,而憑我們長期以來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洗禮,奠定下來的基本的人文素質,形成追求終極價值的共同信念。  其次,我們積累了多年抗爭的經驗,運動一開始就沒有「大台」,沒有大台就不用爭大台,與此同時,又有「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共同心願來凝聚人心,又提出「不篤灰、不割蓆」的原則來維擊彼此的感情,更有「be water」的鬥爭方式,來掌握靈活的鬥爭藝術。今日鬥爭可以持續,信心不會瓦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以上各種創新的理念。  再次,我們從來沒有得到如此廣泛的國際聲援和實質的支持。反送中以來,世界各國的反應,幾乎一面倒地對香港人的抗爭給予正面評價,看不到有一個國家的政府,公開對中共和特區政府表示認同,這證明,正義在香港人一邊。即使對勇武派的衝擊,大部份外國政治領袖也只是委婉相勸,並沒有出聲譴責。美國眾議院已全票通過「香港民主與人權法案」,該法案也極大可能在參議院通過,這些都對中共政權造成極大壓力,也是對香港人長期抗爭的極大支持。  再次,中共從來沒有面對如此困難的處境。中美貿易談判落於下風,大陸經濟千瘡百孔,早幾年大力擴張的態勢已經無以為繼,而西方各國對中共獨裁體制的警愓,已成為一種戰略性的共識。在內部與外部雙重壓力之下,中共只有兩種選擇,一是暫時收歛退卻,二是強化抵抗,與西方世界撕破臉走入冷戰,前者失面子,後者風險大,進退兩難。反送中在這樣的時間點上發生,中共不敢下狠手,這對我們的堅持當然最有利。  最後,中共本來將解決香港問題的希望,寄托在林鄭手上,可惜所托非人,林鄭除了冥頑偏執之外,並不具備基本的政治智慧來收拾失控的局面。她只會驅使黑警提升暴力,制造更多對立情緒,把更多旁觀的市民推到反對陣營中去,而她企圖釋放善意的什麼對話平台、收買人心的施政甜點,統統都成了笑話,近日更發生水炮攻擊清真寺的惡性事件,造成更負面的國際影響。眼看林鄭無能,事態拖下去更加不妙,中共總得想辦法解套,而解套的第一步,唯有讓林鄭執包袱走人。  近日,林鄭口風有變,她已對調整特區高官鬆口,開始讉責警察暴力,也改口要研究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種種跡象表明,她已經挺不住了。當然,這可能是緩兵之計,但也不能排除,她得到中央的明示暗示,準備要結束暴力對峙的局面。  有時我們會覺得黑暗無盡頭,有時又覺得光明在望,「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英國詩人雪萊的名句,值得我們記取。
2019年10月22日下午12:24【8.31衝突】睹警毆打乘客致精神受創  女市民入稟向港鐵索償【星島日報報道】警方在8月31日晩在港鐵太子站內追捕示威者的執法行為惹起非議,一名女市民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向港鐵申索2500港元賠償以支付她心理輔導的費用,並要求港鐵公開閉路電視片段,案件今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提訊,審裁官明言無權力命令港鐵交出閉路電視片段,只能處理相關賠償,申索人稱需時準備證人供詞及醫療報告,案件最終押後至來年1月6日。  署理主任審裁官張志偉先向申索人葉嘉渝解釋,小額錢債審裁處只能處理其心理治癒費用,除非其能提供相關片段支持其辯解,否則小額並無任何權力強迫港鐵交出當晚的閉路電視片段。  申索人葉嘉渝稱當晚約10至11時,因港鐵未有妥善管理乘客,致有人以鐵錘恫嚇市民。葉更在等候列車時,目睹速龍小隊和防暴警察衝入車廂內毆打乘客,致其精神受創,故興訟索償。

2019年10月22日上午5:45東方日報  元朗夜爆衝突 鄉委會中燃彈【本報訊】元朗站靜坐變堵路衝突,暴徒汽油彈燒鄉委會!七二一血腥元朗白衫軍無差別毆打途人至昨日滿三個月,逾百人在站外商場靜坐,入夜後即走出大馬路(青山公路元朗段)設路障,大批防暴警至,暴徒四散,雙方在內街戰開追逐戰。期間,警方九時半向聚集的暴徒發射數以十計催淚彈,即場制服多人,暴徒晚上近十時突襲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向內狂掟逾十枚汽油彈,火光熊熊,其後又在輕鐵大棠路站擺放疑似爆炸品,警其後再施放一輪催淚彈,至午夜繼續驅散行動。  暴徒驅之不散 防暴警射淚彈  血腥元朗每逢滿月均有靜坐活動,惟每次均演變成衝突。港鐵在昨午二時已關閉元朗站,站內商舖及附近「形點」商場內的店舖亦暫停營業。至晚上約七時,數十名黑衣人到商場靜坐及塗鴉。  約七時卅分,在元朗站內巴士站聚集的示威者開始走出大馬路及架設路障,防暴警察趕至,示威者走入內街,防暴警在大棠路與阜財街交界築防線,舉藍旗警告示威者散去。防暴警走入內街追捕,趕走路過市民。在大棠路的防暴警察同時舉起黑旗和橙旗,警告會發射催淚彈和開槍。  到晚上九時半,由於大批暴徒驅之不散,防暴警察沿大馬路一帶發射多枚催淚彈開路,現場煙霧瀰漫,防暴警及速龍小隊持續推進,即場制服多名暴徒。期間,大棠路站輕鐵路軌發現可疑爆炸物品。另一方面,約十名黑衣人在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後門投擲多個汽油彈,現場火光熊熊,消防員開喉灌救。  除元朗區外,昨在多區均有靜坐集會紀念血腥元朗,包括大埔、東涌及太古等港鐵站,高呼「721唔見人,831打死人,10月1唔見人」等口號,其中,有人荃灣港鐵站外牆上噴字,被戴口罩的便衣警員拘捕。  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高級警司李桂華表示,新界北重案組已拘捕卅四名男子,由十八至六十歲,當中六人被控參與暴動罪,指警方積極跟進七二一毆打案件,若有足夠證據,會即徵詢律政司落案上庭,案件有通緝人士,仍在跟進中。22/10/2019
新增說明文字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978民監署檔案1910228(無能者別充當行政主宰 免害港殃政禍民生  有能者必須果敢當先鋒 為香港將來作貢獻)緝拿鄭月娥禍港妖精  方得香江平安掀繁榮
民監署籲:撲滅妖氣港人齊心方得,此妖勢力北氣所鼓,非本土邪氣狗男狗女之稱。在正氣的香港根本勢難忍讓,因由瘋婦淫慾戀權造成賣港得寵。但港府官民齊心守護政權民權,盡忠職責而奉行義務!
2019/10/21-19:38立場訊:完全不 OK 的八大校董會主席  做中大校長時被學生揶揄為「黑箱校長」的李國章,曾領導犯眾憎的電視台的梁乃鵬,一句「我話 OK 就 OK」而成為惡搞界奇葩的馬時亨,聯同其餘五間大學的校董會主席,昨天(20 日)發表聯合公告,直言大學絕不是求政治議題解決方案的戰場,違法或違規的學生/教職員可被解除學籍/解僱。 這份殺氣騰騰的公告,顯然衝著中大校長段崇智日前的聲明而來,向全港最高學府的員生發出嚴正警告。左一句「共通使命」,右一句「核心使命」,對大學使命的理解,來來去去就是「增進知識」,有幾蒼白、狹隘和短視,正反映在他們所用的語言有幾貧乏之上。八大主席自暴其短,當然不是要和妳/你講道理,而是要砌詞恫嚇其他大學人員,切勿仿效段崇智。即使段校長只是講人話,只是按香港的慣常做法,向未定罪而仍假設是清白的學生提供人道支援,盡師長應有之義,但在李國章等人眼中,已經很大逆不道,有違一個教育工作者效忠祖國的神聖任務。  段崇智沒有譴責警察暴力,只是說了一句區家麟形容為「阿媽係女人」的話:「部分警察涉不當使用暴力經查證後須譴責」,但已受到中共人馬的圍攻,包括本身公務和生意業務極其繁忙的八大主席。到底無事生非,將大學校園不必要地捲進政治旋渦的,是捍衛香港人一些很基本的價值的段校長,抑或另有其人?短短一天,已有過萬位中大人聯署撐段校長,答案其實不難找。  在聯合公告中,又提到大學的至高責任是提供學習環境,學生的職責是上課和學習,完成課程。這種單純地教和學的「識見」,套用在中學之上都可能有點過時,無法應付大數據下瞬息萬變的時代挑戰。到底八大主席知不知道大學教育是甚麼一回事?知道何謂「非形式教育」嗎?所謂學習,又是怎樣的一個非單向、多方互動、並涉及情感和道德教化的過程?這過程如何可以和政治無關?尤其這些政治事件和自己的家園、自身的未來有不可分割之關連,甚至會動搖學習本身的價值和意義?所謂學習環境,又需要怎樣 Be Water,才得以孕育專才而不失通才,在不同的教育目標和志趣中尋求一個健康的均衡狀態?  作為大學最高領導人,立場可以保守,可以親政府,但不能水平太低。你要玩政治施壓,無人可以阻止你,但起碼畀啲似樣少少的理由。假如自身對大學教育的理解就流於片面和膚淺,又無自知之明,只懂得用自己的權勢強詞奪理,打壓異己,到頭來有識之士只會更加反感,不合作運動將會在不同戰線和層次遍地開花。  畢竟,大學要令社會邁向真善美(雖然現實有很多不足之處),便要凝聚敢於挑戰現狀/禁忌、具反叛/批判個性的人,一起努力,尋求突破知識的界限。不破便不會有立,而這種破舊立新的精神,少不免有政治的傾向和屬性,少不免會為政府和既有利益集團帶來衝擊 — 除非八大主席一心把最高學府矮化為保守、封閉、聽話的中學雞,不介意大學充斥唯唯諾諾的庸才吧。
2019/10/21-15:03立場訊:劉江華指林鄭曾與「勇武」深度對話 「光頭警長」微博發炮:公理何在,日後怎執法?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昨日出席商台節目被問到青年訴求時提到,曾與特首林鄭月娥出席約4小時的「深度對話」,參與者包括「勇武」及抗爭者。今日,曾在7月30日晚葵涌警署外的衝突,被稱為「光頭警長」的警署警長劉澤基隨即在微博發帖,形容「和暴徒深度對話」若屬實,令人「不敢想像」,更反問「我日後怎樣執法」、「公理何在」等。帖文最後更附上劉江華有關言論的報道節錄。  光頭警長微博截圖  光頭警長微博截圖  劉江華昨日出席商台節目時提及自己早前曾與林鄭共同參與一場與年輕人的「深度對話」,全程約4小時,參與者包括「勇武」及抗爭者。劉江華稱「雙方都好好對話」,政府有掌握參加者的想法。他又指發現年輕人的訴求很多元化,包括政治上的或針對政府的,他表示希望將來可以擴展年輕人與政府的對話及互動關係。  消息傳出後,今日「光頭警長」劉澤基隨即在微博發帖,並寫道「和暴徒深度對話,包括『勇武』……」,指若屬實,自己只能説「不可想像」,更連續反問「這樣還是法治嗎?」、「我日後怎樣執法?」、「真的是誰大誰惡誰正確?!公理何在?!」。 最後附上,劉江華有關言論的報道節錄。  許多中國網民在底下留言斥「林鄭月娥在想什麼?」、「說白了林鄭根本不會從政執法」,亦有人稱無法繼續支持林鄭,並指「真心心疼香港警察」。

2019年10月21日下午1:31【修例風波】趁火打劫偷小米手機 男子被「私了」綁燈柱【星島日報報道】旺角創興廣場地下一間「小米旗艦店」早前被示威者破壞,玻璃櫥窗碎裂,昨日九龍大遊行期間該店未有營業。惟一名光頭男子懷疑趁火打劫,潛入店偷走3部小米手機。在場人士發現後,一湧而上將其「私了」,並以索帶綁起他雙手雙腳,交由警方跟進。  該名男子昨日疑趁黑摸入小米旗艦店偷走手機,被附近市民發現後欲逃走,眾人將他團團圍著,期間有人向他揮拳,並脫走其波鞋阻止他離開,再以索帶將男子綁在旺角豉油街與上海街交界一燈柱。在場更有市民指罵:「小米你都偷,無大志!」。  警方接報到場將男子解開,經初步調查後以涉嫌盜竊將其拘捕,並檢走其身旁3部手提電話,價值有待點算。案件交由旺角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男子無表面傷痕,拒絕送院治理。2019/10/20-22:42立場訊:警帶水桶抵清真寺會面 清潔欄杆5分鐘後「快閃」 全程避答記者提問  警方今午在尖沙咀彌敦道動用水炮車清場,期間九龍清真寺被藍色水劑射中,大閘及前門階梯被染藍。警方夜晚派出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余鎧均、油尖旺警區指揮官何潤勝等高層前往清真寺,與清真寺人員閉門會面。  雙方會面約25分鐘後,多名警員步出清真寺,用毛巾及水桶,嘗試拭擦大門的藍色水跡,不過警方草草清潔 5 分鐘後,便拉隊離開。警方離開清真寺期間有記者追訪,問警方有無向清真寺人員道歉、是否和清真寺已達成政治協議,及何潤勝本人為何沒有落手拭擦,余鎧均及何潤勝均未有回應記者提問,並在防暴警察護送下登上私家車離去。  現場有圍觀市民不滿及高叫口號,並指市民今午已自發清潔了大部分藍色水跡,質疑警方此舉屬「扮嘢」,又指「盞燈仲好藍呀!做乜唔抹啦?」  有記者問有份參與會面的穆斯林,警方在會面中有無道歉,對方表示不能透露會面細節。 21/10/2019

977民監署檔案1910227(香港人敢作敢當敢為 倡果斷行為無畏無懼  英明前往奮勇抗極權 天地不容偽政賣香港)香港人真正的偉大  神州復興正臨希望
香港動亂, 偽政濫法濫政濫權成濫暴;拯救香港五理可行:1還政於民。2警察歸民。3脫離國政擾港。4面向世界。5港智發展港地。
2019年10月20日下午3:35香港電台-港聞  警方尖沙咀警署外施放多枚催淚彈  大批市民下午在尖沙咀出發遊行,途經尖沙咀警署時,有市民向警署照射鐳射光。警員多次要求在場市民離開,並在下午3時許,於沒有事前舉旗警告的情況下施放多枚催淚彈。  下午2時許,有人噴黑警署外的警徽,並疑似向鐵閘小解。警員在警署高處舉槍,並多次警告示威者不要掘磚及破壞公物,又口頭警告指會施放催淚煙。警方一度舉起藍旗,並向市民噴灑液體。
2019/10/19-14:48立場訊:10.20九龍遊行遭警反對 民陣上訴被駁回  民陣計劃在明日(20日)發起九龍區遊行,由梳士巴利花園行到高鐵西九龍站,昨日遭警方發出反對通知書。民陣向遊行上訴委員會上訴,今日進行聆訊,委員會聽取雙方陳詞後,決定駁回上訴,維持警方的反對決定。 民陣方面由遊行申請人陳皓桓及上訴人洪俊毅出席,警方代表為油麻地分區指揮官鄭麗賢、油尖警區行動主任周紫彤及尖沙咀分區助理指揮官陳秀玉。  民陣代表律師郭憬憲陳詞時,以「大禹治水」作形容,認為警方一次次發出反對通知書,市民無法參與合法的遊行,民意就像急流一樣無法疏導,如今應做的不是築起堤壩去制止,而是讓急流有機會流入大海,令社會的緊張局勢得到緩和,寄望暴力事件能夠因此漸漸減少。他批評警方屢次於公開場合中以網上的激進言論作為反對遊行的理由,「如果警方認為呢啲言論帶有煽動性,點解從來都冇進行追查,反而將呢啲言論多次發布?」他同時批評警方在昨日記者會上已提早作出有關今次上訴的全面陳詞,是有意製造公眾壓力。 陳皓恒認為,民陣選定的經九龍公園徑路線已是經多番研究,是最快、最短及最可行的路線。他強調在合法的遊行中,可以組織急救團體、糾察和義工等維持秩序,觀乎過去民陣的遊行都能做到和平疏散,認為政府不應再扼殺市民和平集會的權利。 警展示連登、TG截圖指民陣與暴力示威者沒割席 警方代表律師陳嘉恒在陳詞時,促請上訴委員會在作出決定時需透過「相稱性分析」程序,考慮當中的第四個步驟,即該決定所獲得的社會利益、與侵犯他人受憲法保護的權利之間,是否已取得合理平衡。警方認為現時避免遊行有可能出現的暴力風險,對社會帶來的破壞,高於保障公民的遊行集會權利。民陣方面則反駁,禁止遊行非但不會令情況更和平,亦無法釋除警方提出的憂慮,相反卻帶來更大破壞,對整體社會正是弊多於利。  油麻地分區指揮官鄭麗賢形容,警方發出反對通知書是艱難的決,但基於公共安全和秩序考量,激進示威者很可能騎劫明日的激進集會。她在會上展示連登和telegram的截圖,舉例指民陣是回應網民訴求而發起10月20日的遊行,而網民的激進言論證明民陣與暴力示威者從沒割席,情況值得憂慮。  油尖警區行動主任周紫彤表示,今次的遊行路線警方在今年7月7日曾批准過一次,但是如今社會情況比當時更為緊張,已不能沿用同樣的風險評估,尖沙咀區是高危的商業旅遊區,會對旅客造成影響,當中包括西九高鐵站有很多內地遊客。
2019/10/19-14:24立場訊:香港輸出抗爭策略到智利  昨天,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的地鐵跟近日香港的情況好相似,全線136個站關閉。還剛剛宣佈了星期六,日兩天會繼續全線停運。 停運的近因是大批市民為抗議地鐵上星期宣佈加價,起初由學生發起全民逃鐵運動#EvasionMasiva(拉丁英洲社運特色,都會發起一個hashtag來傳播),跳閘不付費來表達對加價不滿;經過幾天政府無動於衷,還調派大量防暴警察進駐主要車站,結果出現警棍和催淚彈對付示威者的場面。同時全民逃鐵行動升級,開始破壞地鐵設施以示抗,難怪不少網上留言指智利人向香港人的抗爭取經。繼巴塞隆拿人向香港學習「和你飛」「和你塞」堵塞機場行動,聖地牙哥人也受到香港人啟發,開始「裝修」地鐵 這其實不足為奇,同時代的抗爭者自古以,都互相啟蒙和學習。空間地理或有不同,但面對的專權本質上沒有分別,一樣邪惡,必須善用各種有效策略對抗。 或許你在想,地鐵加價就要跳閘抗議?是否廢青又唔做嘢,又唔讀書搞事?真相係,智利聖地牙哥地鐵由2007年至今已經加價20次!係12年加價20次!繁忙時間票價由420披索(約港幣$4.6),已升一倍至830披索(約港幣$9.1)。有論者指出學生票今次沒有加價,不明學生為何生事。有聖地牙哥大學學者回應,青年人反抗是因為看夠了社會的不公義,看夠了自己的父母多年來為生活而掙扎求存。要知道智利的最低工資約為港幣$3,300,當每天兩程地鐵,每週五天,週末完全不搭車的話,都要約港元$420,即交通費佔工資13%。換算在香港的話,領最低工資的月薪(每月返26日)約為$7,800的話,即交通費要超過$1,100!現在相信你會更明白聖地牙哥人的憤怒。而且交通只是其中一環而已,還未計算同樣天價的電費及其他生活開支,聖地牙哥低下階段的生活一直非常艱苦。  涼薄的官員不只香港獨有,聖地牙哥的經濟部長Juan Andrés Fontaine公開回應市民時竟然說,市民如果想省錢,大可早點起床,地鐵早上6-7時有非繁忙時間優惠!此話一出,市民情緒再升溫,更多民眾聲援學生,一起對抗地鐵和政府的霸權。昨晚深夜,民眾再將行動升級,放火焚燒對首都經濟發展有象徵意義的Enel大廈。而政府為了打擊示威及破壞活動,總統皮涅拉(Sebastián Piñera)透過電視講話,頒布緊急法,強硬指責市民不是在示威而是在犯罪。在緊急法生效中,當局可以對破壞公物的刑期增至最高20年。智利學生亦即時回應,呼籲市民下星期一進行罷工以示反抗專權!看來智利聖地牙哥的民眾運動,將會在這個週未急速發展!

2019年10月19日下午1:24林鄭月娥:不排除會改組問責班子【Now新聞台】中大校長段崇智要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跟進被捕學生的投訴,林鄭月娥表示,不會「盲撐」警員每一個行動,校方應鼓勵學生挺身而,她又不排除在修例風波過後改組問責班子或行政會議。 中大校長段崇智發公開信,要求特首跟進多宗被捕中大學生懷疑遭警方暴力對待個案。  林鄭月娥指,段崇智應該鼓勵學生站出來投訴,若有需要可由監警會派出觀察員監察投訴的會面情況,強調會公平處理。 衝突中被捕的許多都是年輕人,林鄭月娥指,不應把現時的社會問題完全歸咎於教育制度,她亦願意研究可為未成年被捕人士額外提供甚麼支援 。一連串的反修例風波,至今無一個問責官員為事件下台,林鄭月娥指不排除會改組問責班子。  警方與傳媒多次在示威現場起衝突,近日傳出政府有意統一發放記者證,方便警方辨別傳媒身分,林鄭月娥否認有這計劃。  林鄭月娥表示,言論自由是香港核心價值,認同媒體可發揮第四權功能,政府會方便傳媒採訪。20/10/2019

976民監署檔案1910226(官官相護成官逼民反 示威受凌成推翻極權  奮鬥沒鬥自當現勇武 港民力量潮洪淹偽政)就民權撐政權行政隱  政權靠極權亡國事實
民監署就此罪行直接要求警方作務實立案查辦!                          
特別文章:2019/10/18-20:03立場訊:指控警方性暴女生吳傲雪 收簡體字恐嚇訊息 稱掌握她行蹤會輪姦她  早前在中大和校長段崇智會面,並在會上公布自己容顏的中大女生吳傲雪,今日傍晚見記者,透露近日收到來自香港或大陸的恐嚇訊息,包括以簡體字寫的「你住哪裡,行蹤如何我們十分清楚,若再看到你出來亂後果自負。」  吳傲雪向傳媒展示她收到的恐嚇訊息,包括寫有「天拿水等緊你」,恐嚇她一年內會輪姦她,安排五個黑衣人將她帶走,之後在「無人山」輪姦她等等。吳傲雪指這些恐嚇訊息內容非常仔細,而收到訊息的電話號碼,只有被捕時提供予警方及小部分親友才知道。

2019/10/19-0:45立場訊:留意武力底線,打一場持久民心戰  (以下內容,部分概念得自港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陳祖為教授於《思托邦》一講《天下無道 —— 我對當前局勢的政治哲學反思》,但所有詮釋及意見皆屬本人加鹽加醋,非陳祖為教授之意見。對,陳祖為教了29年書,唯一一個 A+ 成績,就是給了梁繼平。)  梁繼平在美國接受立場姐姐訪問,談到闖入立法會一夜,除口罩發表宣言一刻所想:「暴力造成強烈的道德真空、強烈的meaninglessness,究竟個衝擊為咩?」  當下,梁繼平除下口罩,犧牲前途,就是為了向世人說明衝擊立法會的初衷,給衝擊一個正當的論述、一個道德證成。  唔好同我講暴力永遠是錯,警察用的就是暴力,只不過他們合法施暴;何君堯當選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也是暴力,只不過那是衣冠楚楚的小圈子議會暴力。  由歷史可見,武力是抗爭手段的一種,但應否動武、其程度、其對象,需要解釋;因為抗爭者想成功,需要得到民意支持。  一件事,應否做,是否合乎道德,簡單地可從兩個層面看。一,講原則講價值;二,講效用講後果。  例如,黨鐵不是無辜的,但為何要破壞設施?需要解釋,就算覺得破壞有理可據,但具體做什麼?是否要打爛港鐵升降機,要衡量效果。  現時的武力抗爭,要民意繼續支持,有很多地方,不完善、要改進。  一,行動先於思考,或者說,有思考過,但文宣滯後於行動。文宣的滲透力遠遠不及破壞畫面的感染力,「事後文宣」力量不大,會予人找理由開脫的感覺,或許一如梁繼平所講:「你無法為暴力正名,只能為暴力開脫。」  二,行動走得太快太前,和理非跟不上。和理非口不割席、心也未割席,但會不再走出來,運動聲勢減弱。勇武前綫衝得太前,和理非遠遠跟不上,變相就是勇武同和理非割席,前綫不能不理會民意,尤其和理非的民意,否則運動的軌迹會趨向以前世界各地社運失敗的經驗:即武力抗爭者漸漸變成極少數、地下化、極端化,不受主流社會所容,個人的犧牲就會變成悲劇。 三,「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一句話有本質上的矛盾,因為行動的結果要一齊承受,故此縱使沒有大台,也必須要有協調共識。  因此,任何武力,都要秉持一些說得通的綱領原則。  有關「拆鐵」、「私了」、「裝修」是否有正當理由、是否必要,很多人講過,涉價值判斷,具體情況要具體拆解,但相信有以下幾點底線或原則,若行動者未至於認為現在是「戰爭」狀態,理應放諸各種情況皆可參考:**武力之使用必須精準,不能無差別攻擊。若無差別攻擊,會旁及無辜,例如7.21元朗白衣人施襲,8.31太子防暴警亂棍打市民,迹近「恐怖主義行為」之定義。**對等武力比例。當警察失信,處事不公,抗爭者不敢報警,「私了」出現,對等武力原則應派上用場,這個準則也是抗爭者批評警方濫暴的準則,相信沒太多人認為警察不能使用任何武力,而是使用任何武力須合符比例,這準則不應雙重標準。  故此,對家口頭的批評,可以言語還擊,不應動手,為之合理對等,也是尊重言論自由的表現;若遇人施襲,原則上可以自衛還手,制服對方;若然市民認為「私了」要用相應高一級的武力,造成「阻嚇」作用,則要考慮具體效果(後段再談)。**不應傷及無關連人士及機構,例如因為幾個人的行為而針對整個社群或族群,或因為一家公司的股東的太子女言論而針對整個她從來沒經營過的集團,難以說得通。若按同樣邏輯,很快會變成世界大戰,例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最近批評香港示威,豈非要找新加坡的公司裝修?**就算明知無望也要留下榮光,陳祖為教授提及1943年的波蘭華沙猶太區起義,納粹德軍佔領後,屠殺在即,華沙的猶太人拼死反抗,明知會死得更快,但寧化飛灰,不作浮塵,希望在歷史上「留下三行字」。這種自我犧牲,明知希望渺茫的抗爭,也要自制,因為你既然為尊嚴而戰,不會希望史書上的三行字形容是「暴徒」。Honor implies self-restraint榮光意味着自制。  以上從行動的底線原則作考慮,同時亦要考慮是否達到相應的效果,武力行為容易有反作用,要綜合衡量是否值得做,持續去做會否增加風險又減低效益。**象徵式的表態適可而止。有些抗爭為了爭取未有之事,有些抗爭為捍衛受威脅之價值,當中一些抗爭方式乃為了表態,展示意志與象徵意義。部分武力行為,可視作象徵式表態,例如闖入立法會,衝完一次理應不需要有第二次。好些損毀目標店鋪的行為亦同理,表了態、表達了意志、展露了阻嚇力,若不停重複做,被捕風險增加,邊際效益又減少。Be water。**不要破壞沒有清晰象徵意義的東西,縱使於抗爭者心目中,某些目標商戶或機構罪大惡極,但要留意由於文宣未行,若象徵意義不清晰,大眾不易理解,易有反效果。例如破壞黨鐵升降機,無論有何目的,受最嚴重影響皆屬老弱傷殘,此舉對黨鐵運作影響輕微,卻不利贏取民心。**留意「私了」武力易失控。「私了」場面,往往氣氛熾熱,難以理性行動,不容太多思考,一人踢一腳「對等回應」,加起來就成為過度的懲罰,容易超越了單純的阻嚇,故「私了」行為,寧輕勿重、寧縱毋枉。**國際友人不易接受武力。從國際戰線而言,外國勢力雖然「見慣大場面」,香港的武力屬小兒科,但要感召外國勢力的真誠支持,始終和平創意的場面最能動人,激烈武力抗爭的影像未必令國際友人割席,但會令他們減低行動意欲,以效果論並無好處。  在那些烽火連天之夜,鬧市角落,我見過拿着一袋二袋的師奶,凝望損壞了的黨鐵電梯興嘆;又在晚上十時在深水埗遇上一位看似舊樓管理員的肥胖阿伯,他拿重物在簷篷下喘著氣歇息,說地鐵巴士停駛,他不知道如何回家,卻仍然面帶笑容,說多謝關心……沒有所謂「終極一戰」,這是一場持久戰、民心戰。從這一刻多考慮老弱的處境,煲底除口罩相見的一刻,將會更美好。 原刊於作者博客19/10/2019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975民監署檔案1910225(亂天下都因賤言濺造成 統文明理就實事求是源  可惜今日香港符諸所言 賤濺太過全缺明理事真)香港人走向文明在望  全世界和平指日可待
民監署證:香港是救國聖土非禍國源原,國興亡港人有責!古代西周能八百年文明社會可就,何來今旦香港聖地不能?理有七:一畜性逆天 二無道橫行 三無能理政 四缺德良知 五賤人坐衙 六流氓當權 七地痞統政而造成!
2019年10月18日下午11:29港大校友關注組要求林鄭辭任校監【Now新聞台】港大校友關注組要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辭任港大校監。  關注組批評林鄭月娥在修例爭議中對香港造成不可原諒的混亂,計劃趁港大畢業生議會周六召開特別會員大會時提出議案。  關注組亦會提另一條議案,促請港大管理層支援在反修例爭議中身心受創學生,並盡力保障受傷或被捕學生的法律權利。
2019年10月18日下午10:50香港電台-港聞  控訴遭性暴力對待中大女生去信特首促設獨立調查委員會  中大校長段崇智發出公開信,指出多名被捕同學表示曾受警方不合理對待。他說對於部分警務人員,涉嫌不當使用暴力或違反人權,經查證後須予以譴責。  公開控訴遭受警方性暴力對待的中大學生表示,會去信特首作出投訴,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警方呼籲感到不滿的人士挺身而出,提供資料,當事人口供是調查的最重要拼圖。
2019/10/18-22:27立場訊:行政長官收到陳同佳來信 稱出獄後願到台灣自首  涉嫌在台灣殺害女友後潛逃回港的陳同佳,即將完成洗黑錢罪的刑期,政府新聞處晚上發稿,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已收到陳同佳來信,表示已經決定刑滿後,就涉嫌殺人案到台灣自首,請特區政府協助安排相關手續。  政府新聞處指,台灣當局2018年12月3日已向陳同佳發出通緝令,追訴權時效三十年,台灣刑事警察局今日收到香港警務處的信件,清楚轉達陳同佳自首的意願,同時向台方表示,香港方面會協助陳同佳作出相關安排,樂意向台灣提供一切所需的合法可行協助。新聞稿又指,香港律政司無證據控告陳同佳在台灣涉嫌殺人,他在台灣涉嫌的罪行,香港法庭無管轄權,香港政府亦不可能繼續關押陳同佳,或向他追訴他涉嫌在台灣犯的罪行,律政司考慮香港警方調查搜集的證據後,控告他在香港洗黑錢,之後陳同佳被定罪及被判監29個月。
2019/10/18-22:08立場訊:【Stand with HK ?.1】《香港人權民主法案》的前世今生  2019年10月15日,《香港民主人權法案》及《保護香港法案》在美國國會眾議院先後獲全票通過。  眾議院小休復會首日,馬上插隊處理這兩條法案,國會山莊目前對香港的關注,可謂是回歸以來前所未見;而民主、共和兩黨在香港議題上的團結,亦被外媒形容為「在一個兩極法國會中,罕見的跨黨派支持」。  一旦完成立法,國務卿蓬佩奧就需於180日內,向國會提交首份報告,評估香港的自治情況。  眾議院版法案起草人,是1981年當選、連任至今的共和黨資深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2014年至今,他四度起草這條法案,前三次均不了了之,今次挾著香港抗爭運動之勢,終於獲得通過。  「我們要扮演強而有力的支援角色,」史密斯上月向《立場新聞》記者表示 [1]:「而我們也有相應的工具這樣做。」  史密斯由 1981年當選眾議員連任至今,屬對華強硬派。90年代,時任總統克林頓對中國採取「交往」(engagement)政策,於94年宣佈將貿易與人權脫鉤,繼續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史密斯至今耿耿於懷。「正因為此,北京才會覺得我們講人權只是嘴上說說,與政策無關…」  「今次這條法案就是要表明,我們是來真的……人權與政策要扣連起來。」  史密斯的說法,體現了華府對港政策的轉變。《香港人權民主法案》有望成為美國法律,一旦通過,《法案》是否真的能夠發揮作用,為運動助攻?
2019年10月18日下午9:34香港電台-港聞:警隊不跟「光頭警長」割席,如何「嚴肅處理」岑子杰遇襲? 10月16日晚上,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岑子杰被4至5名兇徒以鐵槌襲擊,頭部流血受傷送院,這是他近月來第二次遇襲,像早前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遭伏擊一樣,顯然是有預謀的攻擊。  就在上星期五,機動部隊警署警長劉澤基在微博上建議把「連登」(LIHKG討論區)及民陣列為恐怖組織,「將他們的資金凍結直接炒家」,更稱「政治就是心狠手辣,不夠狠怎能達到目的」。  昨晚旺角警區刑事總督察吳德南向傳媒表示,警隊會安排軍裝警員保護岑子杰,又強烈譴責有關行為,但被問到劉澤基的言論時,他僅重申會保持中立及不偏不倚態度調查,不論受害人的背景和角色。 「光頭警長」言論違《警察通例》民陣是由48個民間組織及政治團體組成的平台,早於3月底及4月底已舉辦兩次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遊行,過去幾個月的多次遊行集會當中,最大型的幾次也是由民陣舉辦,包括6月9日、6月16日、7月1日、7月21日及8月18日等,而在9月15日受10月1日原訂舉辦的遊行則收到警方反對通知書而取消,但最終仍有大量市民上街。  劉澤基到底憑甚麼證據,可以指控一個極度「和理非」、就連收到警方反對通知書也會取消遊行的組織是「恐怖組織」?如果只是個普通微博網紅胡亂說話,也許不用太花時間認真對待,然而他劉澤基是香港警察,在微博上亦使用「香港光頭警長」之名發言。根據《警察通例》第6章〈行為及紀律〉第34條:警務人員應經常避免參與任何足以影響其公正執行職務的活動或任何可能使市民誤會會影響其公正執行職務的活動,尤其不能參與本章開首所界定的政治活動…有關的「政治活動」包括「非為執行職務而公開發表政治言論(包括向傳播媒介發言)」,由此可見,劉澤基在微博上的言論應觸犯《警察通例》。  劉澤基早有公開批評法庭前科  事實上這亦非他首次違規,在10月7日,他轉貼《頭條日報》的新聞時批評裁判官的處事方法,更指「司法公正?可笑!」。他轉貼的新聞引消息指,警方申請搜查被警察槍傷的14歲學生寓所時,先後聯絡9名裁判官,被部分裁判官掛斷電話。 其後司法機構發聲明指出,有4位裁判官在假日當值負責處理緊急申請,如不服決定可依照現行司法系統的程序。換言之,假如有關報道屬實,即警方致電給最少5位並非當值的裁判官,掛斷電話是否不恰當,不能單憑報道判斷。  而且無論如何,他公開批評裁判官做法毫無紀律可言,不過警察公共關係科署理總警司江永祥在10月11日記者會上回應記者提問時,雖表示他們在記者會上基本上不會對法庭的判決、決定有「不必要的評語」,但對於劉澤基的言論只說「仍在了解當中」。 低級警員犯錯,高層不割  在過去數個月,警隊仇視示威者的例子多不勝數,就算不提各種鏡頭下拍得清楚的警暴,自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公開使用「蟑螂」指稱部分示威者後,不少人都拍到前線警員--包括新界南總區警司梁國榮--使用「曱甴」指稱示威者,而且即使江永祥在記者會上表明這種說法不恰當後仍未有改善,令人懷疑警隊能否有效管理下屬。  低級警務人員固然不能代表整隊警隊,然而劉澤基這樣公然指控民陣為「恐怖組織」,絕對會令人懷疑警隊內部如何看待民陣,以及會否公正處理岑子杰遇襲案。現時民調中有過半受訪者對警方「零信任」、逾三分之二受訪者認為應大規模重組警隊,因此警方理應公開交代如何處理劉澤基言論引起的紀律問題,否則就會令人懷疑警隊縱容襲擊岑子杰的暴徒,就像「721元朗黑夜」一樣。  不過觀乎警方一直拒絕承認有警員犯錯,加上劉澤基受邀參加國慶閱兵觀禮,相信警隊會繼續包庇其過火言論,正如警隊包庇前線警員隱藏身分行事、濫權濫捕一樣。
2019/10/18-17:24立場訊:【部署DQ傳媒】政府據報研記者發牌 江永祥:警方辨別記者身分有困難,新聞處會充分諮詢業界  近日有傳媒報道,政府正在研究「記者發牌制度」,由政府新聞處統一審批記者身分資格。警察公共關係科署理總警司江永祥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在示威活動當中,警方在辨別記者身分時有困難,警方歡迎任何能協助他們執行職務的措施,又相信政府新聞處在推出任何新政策之前,都會充分諮詢業界。  江永祥在記者會上表示,在過去4個多月的示威活動當中,警方清楚見到,他們在執行職務期間,有時候在辨認記者身分的時候出現困難:「警方樂意見到有任何可以協助我們工作時候的一些措施,特別是傳媒相關的措施的話,我們一向都有同政府新聞處方面,進行和保持緊密溝通。有任何跟記者採訪相關的政策出台前,政府新聞處都會充分諮詢業界」。  《明報》「聞風筆動」欄目昨日首先報道,警方正在研究如何管理示威現場的記者,包括由政府新聞處統一向記者發牌。報道提到,在2014年的雨傘運動之後,警方高層已經跟傳媒機構溝通,研究辨別記者的方法,但因牽涉新聞自由,警方高層當時亦理解,所以最終無結論,共識就是記者穿背心作識別。但到了現時反送中運動,報道引述警隊中人指,最近有警員被人以利器刺頸,內部認為有需要在示威活動當中,拉遠警員跟任何人,包括記者的距離。內部甚至有意見認為,傳媒處理上或需要有新思維。  報道引述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代主席陳奕釗說,上月底曾有政府新聞處人員就發放記者證制度向他探口風,陳奕釗即時反對,並要求跟警務處處長級人員見面,但至今未有下文。陳奕釗指如果制度實行,警方將會排除學生記者、自由工作記者、外媒,將構成嚴重混亂。

2019/10/18-11:54立場訊:【專訪】屬於每一人的共同體 梁繼平:真正連結香港人的,是痛苦6月中,身在美國的梁繼平收到教授對碩士論文的評語:這是我任教以來,見過最好的碩論之一。  對一個專注學術發展的研究生而言,是不得了的成績,但梁繼平完全高興不起來。雖說是研究公民社會抗爭與民主轉型,但不過日日對住部電腦計數;準備答辯時,忍不住開直播,望著警察追打、圍捕年輕人,除了流淚,已沒其他情緒。 「好焦急想返香港,陪伴朋友、陪伴喺街頭嘅抗爭者。」 回到香港,隨手執個口罩,瞓龍和,圍警總,成為萬千無面目抗爭者之一,才彷彿找到最安然的位置---直到反送中運動第三人一躍而下那日。在輾壓人民意志的立法會會議廳,梁繼平除低口罩,高喊「我哋要贏,就一齊繼續贏落去」,讀出將運動從反送中轉化至爭取民主的宣言。 港大神科名校博士生29年唯一A+…七一之後,TVB 口中的「暴徒」,變為香港社會最推崇的精英,往績被翻出,不少人痛惜他為運動犧牲大好前途。 梁繼平至今不敢看那段片,但也無悔當日的行動。 在沒有面目的運動之中,一切都無從預測,但無一點是偶然。18/10/2019

974民監署檔案1910224(無道之君何導於民 無能統治何來國泰民安  鄭月娥狼心狗肺足 香港禍無窮嘆民不聊生)魔妖不除香港無運行  黑警治港法毀民禍當
「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 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基本法監督主權不追討,港府政權民權不保障。正義的抗爭守護基本法,文明的奮鬥追回雙普選;民權政權是港府行政的生命不得沒有,否則政亂、官腐、難免成謀私利而賣香港至名符其實。
2019年10月16日下午10:49香港電台-港聞  施政報告首次未能在立會宣讀 林鄭月娥否認是攬炒之母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上到立法會宣讀新一份《施政報告》,但連番被民主派議員打斷,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要求多名民主派議員離開會議廳,最終宣布休會,林鄭月娥未能在會議廳內宣讀,是首次出現這個情況。  林鄭月娥否認視未成年被捕者為暴徒,認為他們心智未成熟,未能掌握目前的複雜情況,她否認自己是「攬炒之母」,又說目前香港社會紛爭未遏止,展開23條立法工作的機會較低。
2019年10月16日下午8:01民陣召集人岑子杰旺角遇襲披血送院 警列傷人【on.cc東網專訊】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岑子杰再遇襲,他今晚(16日)前往民陣會議期間,於旺角鴉蘭里被4、5人用鐵錘襲擊,頭部流血,手腳關節亦受傷,被送到廣華醫院治療,送院時清醒。  民陣指,案發時附近有車房職員嘗試上前阻止,但被兇徒以刀恐嚇,兇徒行兇後即登上一輛七人車逃去,岑現時急救中,需要留院治理。一名目擊的保安員指,兇徒戴口罩,衣着全黑。 警方表示,收到有途人報案,警方將追查一架涉案七人車;警方經初步調查,將案件列作傷人案處理。  民陣強烈譴責兇徒行為,要求警方徹查將兇徒緝拿歸案,並指事件更難免令人聯想到是散布政治恐慌,製造寒蟬效應,但民陣下周日(20日)的遊行會繼續舉行。  岑於晚上約11時在社交網絡帳號發文表示,剛接受完X光檢查,醫生證實腦部和骨暫無大礙,送上病房時是清醒,但需要留院繼續接受治療。他表示感謝大家關心,也呼籲不用刻意到醫院,以免太多人會阻礙醫護人員工作。  今次是岑子杰兩個月內第二度遇襲。就岑與友人8月遇襲一案,警方一直作出跟進。警方表示於8月29日接獲報案後,在9月上旬拘捕3名年齡介乎15至44歲中國籍男子,其中兩人分別被控「串謀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及其他交通條例,將分別於周五(18日)及11月5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再次提堂。另外一人獲准保釋候查,須於11月上旬向警方報到。案件由油尖警區重案組第一隊跟進調查,並繼續追緝2名在逃人士。

2019/10/16-19:47立場訊:施政失據.何來報告.藍色物體.林鄭月訛【邵家臻立法會議員(社褔界)就行政長官2019年施政報告的回應】1. 香港正面對嚴峻的政治問題和嚴重的警暴問題,社會普遍共識是要政府回應「五大訴求」,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最新調查更顯示有87.6%受訪者要求「成立有法定調查權力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有近五成受訪者表示對特區政府「完全不信任」,信任程度給予0分。在這個社會背景底下,特區政府對社會普遍訴求全無回應,林鄭月娥更繼續支持警隊「濫捕和濫暴」執法,繼續與普羅市民為敵,林鄭月娥已失去管治香港的正當性(legitimacy)。此可謂「施政失據,何來報告」。  2.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聲稱會堅守「一國兩制」及「維護法治」,以處理這次重大危機、繼續履行管治責任。諷刺的是,政府早前硬推《逃犯條例》修訂、繼續容許警察有法不依,濫用權力,並且不需要承受法律制裁,正正就是破壞一國兩制和香港法治。一國兩制已迅速死亡,法治岌岌可危,「改善民生」、「發展經濟」的空洞方針,根本無法回應當下香港市民的集體焦慮和社會不安。此謂之「林鄭月訛,無謂扮工」。  3. 施政報告強調土地和房屋政策,特區政府繼續推動房屋商品化,千方百計協助不同收入狀況的市民進入房屋市場購買房屋單位,更放寬提供按揭的樓價上限。特區政府一方面迷信房屋市場,未有遏止房屋成為商品,以為設立不同類型的房屋商品有助不同購買力的市民提供更多選擇;卻無視大量房屋資源早已成為投資、炒賣和尋租工具,事實上,樓價早已與市民的收入嚴重脫鈎,房屋商品化最終只會排斥低收入的一群,影響其得到適切居所的權利。值得注意的是,放寬按揭上限的對市民的禍害在樓市價格持續上行期間未必會顯現,但在經濟衰退、樓市下行的時候,財力不足的業主則有機會「攬炒」,特區政府鼓勵「攬炒」,其心可誅。  4.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聲稱要「愛護兒童」,但2,379名逆權運動而被捕的市民當中(截至10.10.2019),超過三成為18歲以下的「青少年」;從媒體報導所見,這些青少年不少被過渡暴力對待,不少更受傷甚至被槍傷;警方更肆意針對兒童申請「保護令」,以「保護」之名限制被補兒童的自由,林鄭月娥竟罔顧這些兒童的基本需要甚至生命安全,對此隻字不提。政府委任的兒童事務委員會其中17名委員早已發表聲明,就過去幾個月因逃犯條例修訂而引發前所未有的極端爭議、暴力、分裂、死傷感到難過,認為特首應從香港社會整體利益出發,成立大眾期望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如今林鄭月娥仍然置若罔聞,如何「愛護兒童」!  5. 再者,香港的兒童早已毫無選擇地要承受社會嚴重不公所帶來的惡果,貧窮兒童一直生活在匱乏狀況,特殊兒童不論在確診或尋求支援服務均面對困難,「輸在起跑線」的情況已愈來愈嚴重,不論是增加1,000個到校學前康復服務名額,或是增加 2,500個課餘託管服務的豁免全費名額,還是將 $2,500 學生學習津貼恆常化,均是小恩小惠,無助解決兒童機會不均的情況,更遑論處理社會的根本不平等。  6. 最後不得不回應綜援檢討。政府自今年二月開始收緊長者綜援年齡門檻,在社會強烈不滿下承諾會檢討綜援:然而,政府到了今天依然不肯認錯,不願意撤回收緊安排,令人憤怒。政府自1999年強行削減三人及四人家庭的標準金,以及削減健全人士的各種補助金及特別津貼後,綜援的計算機制已經被一再破壞;如今再在毫不尊重綜援的計算機制下,將60至64 歲長者的綜援金削減,根本就是極為「離地」。政府早前回應爭議,向60至64歲申領人發放「就業支援補助金」,施政報告又將多項補助金和特別津貼擴展至合資格非長者健全申領人,其實已差不多等於取消調高長者綜援門檻的安排,也差不多回復1999年削減健全人士的補助金及特別津貼前的安排。  不過,我必須強調,綜援制度已有超過二十年沒有全面檢討,而特區政府至今仍然拒絕承諾全面檢討綜援制度令其「與時並進」;而是次檢討仍未向所有健全綜援申領人(包括60至64歲)補回「長期個案補助金」及「搬遷津貼」,而租金津貼仍然與私人市場租金脫節,政府仍然欠了一個合理的交代。特區政府對窮人嚴厲,卻對富人寬容,對此等「制度不公」政府根本缺乏反省。  以上幾點假惺惺和裝傻扮憨,可謂是「林鄭月訛,無謂扮工」。17/10/2019

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973民監署檔案1910223(別自欺欺人而喪政權民權 港人自救力足矣  香港繁榮可容國生存空間 否則權毀港自立)無識無能無知無道何來統治  天地空間沒有自我國泰民安
香港天地乃大神州故土,非極權所謬無人道所能。蒼冥百年亂世,七十禍患擾民奪產令古代千年文明喪失輝煌至今又如何?殖民百載繁華廿二年喪盡,不守諾言依舊失信港人眼中無不明不覺。毀自愛責任喪民權承擔,自稱強國本自欺?路坎不平車何暢通,如此知識都不得何能何德統江山優良?單以詐騙剝奪強橫霸道行不得,天地自古本土民擁;非無能者可以改變,也非非法政權可得橫行!今日香港天地乃各國眾人所努力創就出來,非主權可能所在。理據有三:一極權非治國為民之本質而向往何來安邦?二無民權所授承認何來政權?三無賢能德治天下能力,民反自然湧現反對及推翻?
2019/10/16 4:30立場訊:美國眾議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美國眾議院是在當地時間周二(15日)開始審議《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香港時間約凌晨4時30分,會上全體議員一致同意 (unanimous)通過法案。不過法案需在參眾兩院全院通過,之後再由總統簽署才能成為法律。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要求國務卿向國會提交年度報告,評估香港是否繼續享受不同於中國大陸的特殊待遇,要求國務院不應根據被捕記錄,對香港民主和平抗爭人士拒發簽證。法案還要求總統制定制裁名單,對侵蝕香港自治和法治的人士實施拒絕入境、凍結在美資產等形式的制裁。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會上表示:「在過去四個月,香港年輕人向世界傳遞了令人鼓舞的訊息——追求自由及民主的夢想不會被不公及威嚇所熄滅。」  另外兩項涉及香港的議程,包括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主席麥戈文(Jim McGovern)和前主席史密斯眾議員提出的禁止向香港出口催淚彈和其他非致命人群管制產品的《保護香港法案》,以及舍曼(Brad Sherman)眾議員提出的譴責中國干涉香港事務、支持港人自由抗議權利的決議案。此兩項法案亦獲眾議院一致通過。  特區及中央政府以往都曾經開腔批評美國國會介入香港事務。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今年9月表明,重申特區政府對有外國議會企圖介入香港事務,表示絕不認同及深切遺憾。林鄭表示國際社會應互相尊重,特區事務應由特區政府處理,美國國會的行為「極不恰當」,港府不會容許美國成為特區事務的持份者。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上月曾批評,法案是妄顧事實、顛倒黑白,公然為香港激進勢力和暴力分子張目,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強烈憤慨和堅決反對。耿爽強調,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國政府、外國勢力、外國組織和個人干預。
2019年10月16日 上午7:30 美眾院通過港人權法等三法案決議 佩洛西:港人展現非凡勇氣 《眾新聞》美國國會眾議院於香港時間周三凌晨一致通過包括《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 of 2019)在內的三個法案及決議。根據《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削弱香港自治及壓制香港自由的人,將面臨美國在入境和凍結資產等方面的制裁。  除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眾議院同日通過《保護香港法案》(Protect Hong Kong Act)及《與香港並肩決議》(Stand with Hong Kong Resolution),前者禁止美國向香港警方出售人群管制及防暴裝備,後者支持港人的示威權利。上述三個法案及決議,都以口頭表決方式無異議一致通過。  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發言時表示,眾議院及參議院的民主黨人與共和黨人,與香港民眾站在一起。她說,過去四個月,港人向世界發出強烈訊息,對自由、正義及民主的夢想,永遠不會被不正義與恐嚇澆熄。她說,港人展現出的非凡勇氣,與一個拒絕尊重法治、拒絕遵守20多年前保證「一國兩制」的懦弱政府,形成強烈對比。  她說:若美國因為商業利益,不為中國人權發聲,我們將失去能為世界任何地方人權發聲的道德權威(If America does not speak out for human rights in China because of commercial interest, then we lose all moral authority to speak out for human rights anyplace in the world)。  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爆發以來,美國國會跨黨派議員高度關注,參眾兩院分別推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兩院的外交委員會上月通過各自的法案版本,排期在大會進行審議。  中央社報道,根據眾議院《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目前的版本,美國總統在法案通過180天內以及在未來至少每一年,要點名及制裁侵害香港人權的人士。可以動用措施包括:凍結資產,以及令這些人士及他們直系親屬沒有資格取得簽證、入境美國或獲得臨時入境許可(parole),現有的簽證則可能被撤銷。  法案也要求美國國務卿每年就香港情況是否仍符合特殊待遇提出「認證」(certification),評估重點包括香港行政、立法及司法部門是否維護法治,以及是否保護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及香港《基本法》中所列舉的港人權利。 法會普選。法案也支持港人行使言論、新聞及其他基本自由權利,以及免於遭受任意或不法逮捕、拘押與監禁的自由。  至於參議院亦有提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上月無異議通過法案,接下來將送至參議院全院審理。  周三在眾議院同時通過的《保護香港法案》,全名為《限制出口催淚氣體及人群控制技術至香港法案》(Placing Restrictions on Teargas Exports and Crowd Control Technology to Hong Kong Act,簡稱PROTECT Hong Kong Act)。法案要求美國總統在法案生效30天後,禁止特定防衛物資、防衛技術服務及彈藥出口至香港,直到美國總統能認證香港警方在過去一年沒有嚴重侵犯人權,且相關侵權疑慮已經過獨立調查,亦獲香港政府妥善處理。  至於《與香港並肩決議》(Stand With Hong Kong Resolution),全名是《承認香港與美國雙邊關係、譴責中華人民共和國干預香港事務及支持香港人民抗議權》。決議譴責香港警方以不符國際標準方式,使用武力對付示威者並侵害他們言論及和平集會自由。決議案也譴責香港、中國政府容忍港警使用武力、將示威運動形容成為「暴動」(riots),並誣賴美國政府是政治動盪背後的策劃者。決議並呼籲美國行政部門,確保出售給香港警察的彈藥及人群管制設備,不會被用來鎮壓香港的和平示威活動。
2019/10/16 0:28立場訊:明報民調警方信任度僅2.6分 過半受訪市民對警方「完全不信任」 近七成支持重組警隊  反送中示威持續超過4個月,期間警方的執法一直備受爭議,《明報》委托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民調,發現近7成受訪市民,支持大規模重組警隊,不支持的只有22%;而市民警方的信任程度跌至新低,以10分為滿分只有2.6分,其中更有過半受訪者對警方的信任度給0分,即完全不信任。  調查在10月中進行, 訪問了751名15歲或以上市民,對警方信任度平均分只有2.6分,其中51.5%受訪者給0分,完全信任10分的僅有9.3%;調查亦顯示,多達73.3%受訪者認為,林鄭月娥應該引咎辭職,覺得不應該的只有17.4%。

2019/10/15 23:47立場訊:鐵發稿回應質疑 強調設施受損 香港鐵讓人扮示威者破壞無稽  上水站內疑似警察扮蒙面示威者  在近日示威活動中,港鐵車站和設施多次成為示威者破壞目標,港鐵晚上澄清回應多項外界質疑,包括部份車站設施正常運作,但標示受破壞,例如一部停用的八達通增值機,仍可繼續增值,事實上該增值機顯示屏受損,乘客使用可能受傷所以停用;部分停用的入閘機表面上未受破壞,但有零件受損不能穩定正常運作,可能出錯令乘客不便。  港鐵又指,部分車站在關閉後被破壞,有人質疑是警方或港鐵員工所為,但透過電視直播片段,明顯顯示有部分人破壞車站捲閘,強行闖入車站破壞,「港鐵人員本身破壞鐵路設施或港鐵讓假扮示威者的人士進行破壞的傳言,更絕對是無稽之談」。  港鐵的新聞稿指,過去數月市民透過電視直播,清晰看到「暴徒」大肆破壞港鐵車站及輕鐵站,「有指港鐵與某些假扮示威者的人士合謀破壞鐵路設施,更是無稽之談」,嚴厲譴責這些言論。  港鐵又具體回應多個指控,包括有報道或網上言論指,部分標示受破壞的設施運作正常,例如有片段指一台標示受破壞的八達通增值機,實際上可如常增值,但事實上增值機顯示屏受損,乘客使用有可能受傷;另外部分出入閘機表面上無破壞,其實有零件受損,未能穩定地正常運作。  亦有人指控港鐵故意在繁忙時間關閉部分扶手電梯,「以製造亂象讓乘客將不便歸咎於示威者」,港鐵再次強調大量車站設施被破壞,部分扶手電梯曾被水淹浸,難以從外觀得知破壞情況,但內部零件已浸濕受損;有人質疑港鐵仍有足夠設施零件維修,但事實上部分與票務設施有關的零件已耗盡,港鐵已訂購新零件,但仍未全部運到。  對於部分車站在關閉後遭破壞,有人質疑是警方或港鐵員工所為,港鐵強調港鐵人員無破壞鐵路設施,或港鐵讓假扮示威者的人破壞,港鐵治安由鐵路警區負責,若警方接到情報,個別車站可能被攻擊,警方可能會派員到車站執勤。16/10/2019